丰收用惠娘送来的浆糊开始刷纸,有将这些刷过浆糊的纸夹在平板上,待纸干透变得又板又硬。
惠娘跟在旁边看她刷了两天的浆糊,还是不解其意,终究是耐心耗尽了,一把抢过了浆糊说:“丰收姐姐,你弄这些到底是干什么呀?你要是不跟我说清楚,我就不给你用了。”
丰收挥着刷子指点惠娘笑说:“小姑娘,没有耐心可不行呦!”说着伸着刷子要去沾浆糊,连探了两次身子都够不到浆糊,她这才叹了口气,放下刷子说:“好吧,就先跟你说了吧!我是要做一种翻开,里面会冒出立体的图案的画册。”
“立……体?那是什么?”
“就是……嗯,你看普通的画册,你翻开来所有的画都躺在纸上,平平无奇;我要做的这个,你翻开图册,那些画就从平面弹出来,立在你的面前,这就是我说立体。”
“哇——”惠娘听了好生羡慕,“丰收姐姐,你还能做出这么有意思的东西,真的好神奇呀,你简直是神仙姐姐!”
丰收曾在大学作品展览会上做过一次立体书,当时那个虽然是应付作业,但是对于立体书的设计流程以及各种机关她已经是做得十分熟练。
她一直计划的这个大项目便是为村里制作一个精美的人文山川图册的立体版。
丰收降临赤霞村的第一天就被她的美景深深折服了,随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久,她对赤霞村的感情也就越深,时常可惜这样的好景竟少有山外人知晓。后来她忙完了农活就去画些图,将每日的美好时光凝固在纸面上。
画着画着,她就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柳永的《望海潮》里不是有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让世人都知这世上还有如此一人间仙境。
丰收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赤霞村实在是太适合发展旅游业了——虽然古代没那么多旅游的人,可还是有很多有钱有闲的权贵或者是文人名士热衷于游历山川,这样也能为小山村带来不错的收益。
赤霞村山清水秀固然很好,可是四面环山导致耕地很少,村民们已经把可以种的田地开垦的差不多了,将来再想发展便被掣肘,总不能大家都跟丰收他们一样去挖地种土豆吧!
献出图册,得到朝廷的重视,或许他们的小山村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丰收不光收集赤霞村的秀丽风景,还收集村中的人文历史、特色土产,总之能表现这个村子好的方方面面她都要汇集到图册之中。
为了夺人眼球,她又想到了用立体书这个表现形式。跟大家以往所见的普通画册拉开差距,引起反响的可能性或许会大一些。
只要有空,丰收就伏案制作她的立体书。
每日便是上午做农活,下午做手工,未曾留意便将时光度过。等丰收终于将立体书等白模做好时,已经是林花谢了春红,转眼要到清明时节。
之前周子谦送来的那些珍贵的矿物颜料,丰收还不敢用,只是用密封防潮的罐子收藏了起来。
现在终于要到用的时候,才十分小心地拿了出来。自己敲下来小块研磨试用了一下,终究不能得心应手,便想着:“还是得去请教周先生了。”
这边锦大娘的一众拥趸已欢笑着来了。锦大娘在外混迹了这月余时间,村中妇人个个都成了她的好朋友,现在不待丰收推她婆婆出去,这些妇人们就自己寻上门来叫锦大娘了。
锦大娘如今于这些妇人可谓亦师亦友,既与她们每日玩笑取乐,也指点她们女红的技法。这样人都佩服锦大娘的手艺,时不时便要请教。
丰收出来时正好听到有个妇人正问锦大娘:“您老看看,我绣这个鸳鸯怎么全无神采呢?跟您绣这个差远了。”
锦大娘接过来一看,嫌弃道:“这针法我早教过你好几次了,你不肯好好练,现在抱怨自己绣出来的东西不灵巧,那不是该的吗?手上功夫不够,自然难看。你得潜下心好好练才行!”
丰收从旁经过,吐了吐舌头,看来锦大娘教她的时候态度真算是够好了。她这个绣活烂得不能再烂的人可不敢往这场面上撞,不过上前禀告一声要出门,就连忙溜掉了。
刚出了门,方才那个被锦大娘一通教训的妇人追着丰收也一起出来了。
“丰收,你这是去哪儿呀?”
丰收如实相告:“有些画画的问题,想去请教周先生。”
“哦——”那妇人拖着长音应了一声,也不知接什么话,顿了一下又说起她想说的话。
“丰收,你伺候你婆子这么久,想来已将她那些手艺学得个七七八八了吧?她嫌我笨,不耐烦教我,跟你请教请教呗?”
丰收爱莫能助,只能致歉:“对不住啊,我的手大概是全村最笨的了,她也不耐烦教我。您绣得这些可比我好多了。再看看我绣的只怕要笑掉大牙呢。”
那妇人成日见丰收描描画画,在她看来如真似幻,又加上丰收也总帮忙画花样子,无论多繁复的花纹都一笔不错,哪肯信丰收手笨的话。
她也不想画画与绣花实在是两种不同的手艺,只觉得丰收这是托词不肯教她,把嘴偷偷一撇,跟丰收分道扬镳了。
丰收对她有言答言,客气有礼,自然问心无愧,所以也没注意她这些表情变化。不过以为是该到歧路分手而已,还挺高兴地道了声“再会”,自往周子谦处去了。
从周子谦那请教了用墨之法,丰收又肯用功钻研,很快便得心应手,便开始给立体书上色、组装。
丰收制作的这个立体图册,共分四面,可依次展开,徐徐而出可并立于观者眼前。丰收兴奋地叫来了锦源:“锦大哥,你快来看我做的东西!”说着便依次展开了这份立体图册。
随着丰收的翻动,锦源的眼睛越睁越大,最后就连嘴巴都大张开了。
他先见这图册中凭空冒出了一座秀丽青山,山顶上有白云环绕,山腰有密林,林间冒出呱呱鸡、梅花鹿和黑熊来,山底下蜿蜒出一条小河,河里跳出鱼虾。
“怎么这河水还亮晶晶的?”锦源小心地凑到近前去观看,生怕自己的呼吸破坏了面前的这件艺术品。
“是云母片,我敲碎了沾在河面上,好看吧!”看到锦源注意到自己精心设计的细节,丰收很得意,她把手伸到图册下面抽动机关:“这些小动物们还可以动哦!”果然随着她的话音,那些鸡、鹿、熊都动跳跃起来了。
锦源给丰收比了一个大拇指,丰收一乐,又翻开第二面。这一面便见一片肥沃的田野,有旱田有水田,田间有挥动皮鞭催赶牯牛的老农,亦有担着饭食饷田的妇女。丰收指着角落里的两个小人说:“这是我们俩。”锦源一笑,想起和丰收一同在土地上劳作的日常,心里满是温馨甜蜜,便将手伸过去拉了拉丰收的手。
“这些植物也是会长的哦!”丰收也反握住锦源的手,拉着他的手去碰机关,随着两人的触动,便见麦苗、水稻、棉花、玉米、芋头等等作物茁壮地从空田地中冒了出来。
亲手操纵的感觉更加不同,锦源哈哈笑道:“难怪我方才隐约看到这些田地里有许多的缝隙,原来是这个作用,真是妙。”看着田间茁壮的作物,可以想见到丰收时刻的喜悦。
两人又一起打开了第三面,便见村落平地而起,村中心的古井和古树为中心,围绕着它们的除了漂亮整洁的民房,还有土地庙、陈家祠堂做得特别的精致。锦源凑近仔细地观看:古树下有妇人凑在一起做针线活,他指着其中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慈祥妇人说:“这必定是咱妈了。做得真好。”
再往后看过去,土地庙里则复原的是春社那天的热闹场景,有人烧香,有人表演,有人搬着各种物资进出,无不栩栩如生。
土地庙的旁边就是陈家祠堂,门口的两个门神还是那么神气,就好像丰收去摘了真实门上的那两张大神像画使了什么法术缩小贴在这儿一样。越过大门,门后便是一群读书的孩童,在先生的教导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你看,我这里连我们村的水渠也都做上了哦,你知不知道咱们这村里的水渠还有点儿历史呢!”丰收生怕锦源没瞧见,指着地面上的细节给他看,顺便把从慧娘那里听来的小知识在锦源面前卖弄一番。
最后展开的第五面,却见一座坟墓,墓后是一飞天的红衣女侠,她一手持剑一手持一盒胭脂,刀兵与红妆碰撞出别样的美丽。她的身后是缩小的一群士兵和逃难的人群,丰收凭着想象将那已经淹没在历史中的场景生动的还原了出来。这最后一副图便是讲诉赤霞村的由来,前面种种美丽、欢欣与充实,便源于这样的血与剑的悲惨历史,以此一章作为结尾,引人深思,愈觉今日之 和平繁盛的可贵。
锦源静静看了许久,将丰收搂在怀里,自豪地说:“世人见了你的杰作,一定各个都跟我一样,惊讶的合不拢嘴了。丰儿,你可真厉害。”瞧丰收被他夸得害羞,瞧见她的羞颜,锦源更抑制不住自己,又在她面颊上亲了又亲。
“别腻啦,走拿去给黄大爷他们看看去。”丰收受不住锦源这样的热情,红着脸从他怀里钻出来,一溜烟地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