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凤隐朱衣局 > 第18章 意不意外

第18章 意不意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潇离开翰林院时,日光已西斜。

林潇决定在回府前绕道皇宫外的御河走一遭,借着水波荡漾整理思绪。

十岁那年,林崇山对她说:"你既要代替你弟弟活着,便要在各方面都成为真正的男子。"从那时起,她每日天未亮便开始练武,从最基本的站桩到复杂的招式,父亲对她的要求堪称残酷。她曾无数次在练武场昏厥,又被冷水泼醒继续。父亲的逻辑简单而偏执:"女子身子骨柔弱,若无过人武艺,如何能装作男儿?"

思绪正游走,前方突然传来一声脆响,接着是惊慌的道歉声。

"奴婢该死,请定王殿下恕罪!"

林潇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宫女跪在地上,身前是打碎的茶盏残片。定王萧烨站在她面前,脸上的温和笑意已消失殆尽。

"本王的汝窑茶盏,你竟敢打碎?"定王的声音没有一点平日的儒雅,而是含着冰冷的怒意。

他抬起手,宫女惊恐地闭上眼睛。林潇本欲转身避开,却见定王的目光突然扫向她所在的方向。

"林大人?这样的场景不适合你这般雅士观赏吧。"定王面色一转,又恢复了那副温文尔雅。

林潇只得上前行礼:"见过定王殿下。殿下恕罪,臣路过此处,不想打扰殿下。"

定王微笑着挥手让宫女退下,那女子如获大赦,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林大人若无事,不妨随本王小坐片刻?"定王做出邀请的手势,"久闻林大人才识过人,本王正好有几句古文想请教。"

林潇明白无法拒绝,只得随定王走向不远处的凉亭。亭中早有侍从摆好茶具,看来定王早已料到她会路过这里。

"林大人气质非凡,与寻常男子大不相同。"定王轻啜茶水,目光如钩。

林潇垂眸,掩饰眼中的警惕:"殿下谬赞了,臣不过寻常书生。"

"哦?"定王放下茶盏,突然站起身走到林潇身后,俯身在她耳边低语,"林大人为何这般紧张?本王只是欣赏你的特别之处罢了。"

林潇强忍着不动声色,却见定王突然推开茶盏,茶水泼洒在地,几滴溅到林潇的衣袖上。

"看,多么可惜。"定王的声音带着奇异的愉悦,突然一掌拍向茶几,木几应声断裂,"本王最讨厌好物件被毁。"

林潇本能地起身后退,身形轻盈敏捷,避开了飞溅的茶水和木屑。这一动作,却显露出了常人难有的灵敏。

定王诡异道:"林大人身手不凡啊,真是文武双全。"

林潇暗叫不妙,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暴露了习武的痕迹。

"区区小技,不足挂齿。"林潇勉强镇定道。

定王靠近一步,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林大人如此特别,不该埋没在翰林院。本王已向母后提议,让你去上书房教导皇子。你该明白,这是莫大的荣耀。"

林潇心知这是定王欲将她纳入自己阵营的手段。

"臣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林潇拱手,"再者,皇上已命臣主持翰林院校书事宜,恐分身乏术。"

"哦?"定王眯起眼睛,语气危险,"林大人,有些机会,错过便不再有。"

话中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臣谨记殿下教诲。"林潇不卑不亢地回应,"只是臣以为,忠君爱国,方为臣子本分。"

定王的眼神变得阴鸷:"林大人如此忠心,不知皇上可知你的…所有秘密?"

林潇心头一凛。

"殿下高见。"林潇躬身一礼,"臣告退。"

"去吧。"定王意味深长地笑道,"你我还会再见。很快。"

翌日清晨,林潇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少爷,不好了!"门外是秋芷惊慌的声音。

林潇迅速穿戴整齐,开门见秋芷面色苍白:"何事如此惊慌?"

"宫里来人,说太后娘娘传召少爷立刻入宫!"秋芷声音发颤。

林潇心头一沉。昨日与定王的对峙,看来已传到太后耳中。是定王告密,还是有人暗中监视她?

"备马车。"林潇沉声道,迅速整理衣冠。无论太后要做什么,她都必须保持镇定。

车马行至宫门,太监引路,直奔慈宁宫。林潇被领入内殿,只见太后端坐,定王侍立一旁,还有几位不认识的老者,气度不凡,似是武学大师。

"林潇参见太后娘娘,参见定王殿下。"她恭敬行礼。

太后居高临下地审视她:"林爱卿,听说你武功不凡?"

林潇保持镇定:"回太后,臣幼时跟随家仆学过些粗浅功夫,不值一提。"

"是吗?"太后冷笑一声,"定王说你身手敏捷,反应非凡,根本不像常人能有的身手。"

林潇暗叫不妙。她环顾四周,发现殿内侍卫已悄然增加,明显是防备她有异动。

"太后明鉴,臣家学渊源,先父曾教诲'文武双全'方为全才。"林潇不卑不亢,"臣资质愚钝,不过学得些皮毛。"

太后锐利道:"林爱卿,哀家一向赏识忠臣良将。你既有才华又有武功,若能为哀家所用,前途不可限量。"

林潇立刻明白,太后这是在拉拢她。

"臣愚钝,唯知尽忠职守,不敢妄想高位厚禄。"林潇回答得滴水不漏。

"林爱卿此言差矣。"太后声音忽然变得威严,"朝中之人,不是站在哀家这边,就是站在皇帝那边。林爱卿如此聪明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林潇恭敬低头:"臣恪守本分,只知忠于朝廷,为国尽力。"

太后不悦道:"哀家有意让你去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帝那边,你不必顾虑。"

林潇知道,这是太后在试探她的立场,同时也是在向她施压。

"臣惶恐,蒙太后垂青,若皇上应允,臣自当效犬马之劳。"林潇小心回应,既不得罪太后,又不明确表态。

"好,既如此,那便由皇帝决断吧。"太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哀家已向皇帝提议此事,今日朝议,便会有结果。林爱卿且回去等候吧。"

离开慈宁宫,林潇才长舒一口气。

刚走出宫门,林潇便见苏临渊的马车候在不远处。上了马车,苏临渊关切地问:"太后可有为难于你?"

林潇将事情简略说了,苏临渊微微蹙眉:"太后此举,不仅是试探你的身手,更是要将你纳入后党阵营。今日朝议,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

"太后的提议,皇上会答应吗?"林潇问道。

苏临渊慎重地回答:"这涉及皇权与后权之争。皇上自然不愿放你入上书房,但若太后在朝堂上公开提出,皇上也难以直接拒绝。"他顿了顿,"更何况,还有定王从中作梗。"

林潇明白了:"我若入上书房,便落入太后与定王的势力范围。"

苏临渊点头,温言道:"我们会想办法。幸好父亲已有准备,待会朝议上会有安排。静待消息。"

林潇看向窗外,轻声问:"为何要帮我?"

苏临渊目光坦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局如今正处变革之际,你我皆是其中一子。互相扶持,方能共渡难关。"

林潇点头,没有再问。

正午时分,朝堂上已是剑拔弩张。

皇帝萧煊高坐龙椅,面容威严:"太后提议林潇入上书房教导皇子一事,众卿有何意见?"

丞相苏敬首先出列:"陛下,臣以为林大人才学出众,确是教导皇子的良选。然翰林院近日校书事务繁重,几部大型典籍正待整理。若林大人分身前往上书房,恐怕会耽误校书大事。"

礼部尚书周明远立刻反驳:"丞相此言差矣。上书房乃储君所居,教导皇子乃国之大事,岂是区区校书可比?臣附议太后提议,请林大人即刻入上书房任职。"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一直站在一旁的顾景辉突然出列:"陛下,臣有一言。"

皇帝一愣后,微微点头:"但说无妨。"

顾景辉朗声道:"教导皇子,确实国之大事。然选人不可不慎。林大人虽为探花,才华横溢,但终究年轻,历练尚浅。若要选择良师,何不选派学问更为精深、资历更老的儒臣?"

周明远不悦道:"顾大人此言何意?难道你认为自己比林大人更适合?"

顾景辉未等回答,皇帝忽然颔首:"顾爱卿此言有理。教导皇子,确需德才兼备、经验丰富之人。"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突然道,"朕以为,顾景辉正是不二人选。他身为新科榜眼,学富五车,深谙礼法,堪为皇子榜样。"

朝臣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皇帝会突然钦点顾景辉。

顾景辉先是一愣,随即欣喜若狂,连忙跪拜:"臣顾景辉谢陛下隆恩!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周明远面色一变,但皇命难违,只得沉默。

皇帝看出了周明远的不满,意味深长地说:"周爱卿有何异议?"

周明远勉强一笑:"臣无异议。只是,太后提议的是林大人..."

皇帝挥手打断:"此事朕自会向太后解释。顾景辉即日入上书房,林潇继续留任翰林院。退朝!"

傍晚时分,太后召见了周明远和顾景辉。

太后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擅自更改哀家的安排!"

周明远连忙跪下:"太后息怒,此事臣也未曾料到。是皇上突然钦点顾大人..."

"蠢才!"太后一拍案几,"林潇是哀家特意点名要调入上书房的,目的你不明白吗?竟让你的门生自作聪明搅局!"

顾景辉惊得面如土色:"太后恕罪,臣实不知内情..."

太后冷笑:"不知内情?周子安科举舞弊因对诗露怯,被皇帝罚了六十大板,还被割除功名永不得再科举?皇帝此举,分明是在敲打周家和礼部!"

周明远脸色更加难看:"犬子愚钝,不懂规矩,确实该罚。但陛下对顾景辉的任命..."

"是故意的!"太后寒声道,"皇帝此举,是在分化哀家这边的力量。"

周明远见事已至此,只得谨慎道:"太后明鉴,臣愿尽力补救。"

太后冷冷道:"补救?如今功亏一篑,你如何补救?"

周明远低头不敢言语。顾景辉则更加惶恐。

数日后,顾景辉的家族在南方的商铺突然遭遇官府查税,被指控漏税巨额,差点抄家。幸得顾景辉紧急求见周明远,付出大量好处才平息此事。

顾景辉心知此事必是周明远借职务之便的报复,却又无可奈何。他表面上继续讨好周明远,暗地里却已对太后一派心生怨恨,暗下决心要投靠皇帝。

"周明远,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顾景辉冷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