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大会这天,各方势力齐聚书馆。
书瑾站在楼上,垂眼看向下方。只见书馆前的空地上人头攒动,形形色色、各具特色,似一幅绚丽的江湖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少林寺来了九名僧人,灰衣僧袍,手持佛珠,团团围坐在一角。为首的僧人年约五旬,慈眉善目,口中低念经文。忽而,口中一顿,朝着书瑾的方向望了过来,眯眼一笑,对着她轻轻点了下头。
“那是少林寺高僧慧明,实力在八级巅峰。”易清玄在耳边轻声介绍,“其佛法造诣深厚,江湖地位非同小可。”
“此次前来,想必是为了佛门圣物。”易清玄见书瑾不解,继续说道,“慧明是慧一的师兄,慧一偷走佛门圣物后叛出师门。少林寺此次派出九位僧众,便是为了捉拿慧一归寺,取回失窃的圣物。”
书瑾沉默片刻,目光落在慧明身上。慧明刚刚向书瑾示意一眼后,便开始闭目养神,仿佛对周围的喧嚣毫不在意。
书瑾又望向会场其他角落。
“那是华山派,门内弟子剑术不凡。为首之人是华山派大弟子石青锋,七级中期,是下一代华山掌门人选。”
书瑾顺着易清玄所指的方向看去,石青锋一袭青衣,手持长剑,剑眉星目,气质冷峻。他身旁站着几位华山派弟子,男女皆有,个个神情严肃。
“那边穿着道袍的来自清源山道教。”易清玄又指向一处。
那些道士穿着素净,头戴道冠,手持拂尘,面容清瘦,下巴蓄着胡子,一派仙风道骨。
书瑾又见一群穿着杏黄衣衫的女子,长发高束成马尾,武器各异。
“琉璃宫门下皆是女弟子,所学广而杂,但个个武术高超,身形敏捷。此次前来,恐怕是听闻书馆收藏武林秘籍无数,想为门内弟子寻找合适的秘籍。”易清玄继续说。
“还有一个红绡阁。”
几名女子身着大红裙衫,头戴珠翠,面容娇美。为首的女子身姿曼妙,手执一把红绸扇,目光凝视前方,柳眉轻皱,不知在想些什么。
……
易清玄一一为书瑾介绍来到书馆的各门各派,书瑾感慨万分,天机阁的情报果然名不虚传,比起小玉给的资料,易清玄的情报显然要靠谱许多。
书瑾站在楼上,望着下方热闹的场景,心中暗自思忖:这场大会,看来要比预想的还要热闹。每一个到来的宾客,都带着自己的目的,而她需要做的,是在这些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平衡,确保事成之后,能够全身而退。
书瑾转身下楼,顺便吩咐小玉,准备好扩音设备。她走至一楼,和等候多时的赵素云对视一眼,两人朝着书馆门外走去。
门外聚集的人群,看到书馆的大门打开,自觉往两边退开。在出去前,书瑾使用了“万众瞩目光环”。
随着她走出书馆,瞬间,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立在书馆台阶上,发髻高束,发间别着一支金玉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一袭水蓝色齐腰衫裙,裙摆拖地,行走间带起微微涟漪,如湖水轻曳。裙身以轻纱为底,其上用金丝绣着精致的云纹,针脚细腻到几乎不可察觉,却让整条裙子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腰间束着同色系的锦带,外披的淡蓝色披帛自肩头自然垂落,缠绕手臂后轻柔垂至身侧,于举手投足间尽显飘逸之姿。
面容精致,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气质空灵出尘,周身散发着淡然的气场。
书瑾的实力在江湖上早已传得神乎其神,如今众人虽是第一次得见其人,可她周身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也完美地契合了江湖上对她的传奇描述。
她步履轻盈,翩若惊鸿,恍如踏月而来的仙人。周周一切似与她无关,但她的一举一动无不引得在场之人瞩目,仿佛是那寒风中挺立的孤竹,任凭周遭疾风呼啸,唯她屹立不倒。
书瑾行至台前,眼眸如一汪深潭,缓缓扫过台下的众人。随即,她周身的气场逐渐内敛,眉眼柔和,向着台下众人颔首致意,而后轻启朱唇,温婉又清冷的声音在场中回荡:“各位武林同道,今日能在此相聚,共赴品书大会,实乃山河书馆之幸。”
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直直传入台下众人耳中。辅以扩音设备,使她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场内每一个角落。
台下的人盯着台上的书瑾,感慨颇深。
许多人心中暗想,书瑾年纪轻轻,已是武功高强,行事沉稳,气度不凡,当真是人中龙凤。对比自己家中同龄的子女,实在惭愧。此次品书大会回去后,不少武林中人纷纷督促家中子女、门内弟子勤练武艺,多读诗书,免得日后在江湖中丢了面子。
有位年迈的武林前辈轻叹:“老矣,当年我这般年纪,却远不及她。”
身旁的晚辈附和:“山河书馆果然不同凡响。”
台上的书瑾表面云淡风轻,心底却盼着速速结束。从踏出书馆门开始,她就提着一口气,把这辈子能装的架子全使了出来。这般在一群老匹夫面前装模作样,可真是要了她的小命。
场面话刚说完,她便直入主题:“此次品书大会为期三日,会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外场就是诸位现在所处之地,今日各位可在此自由交流、选购下品武林秘籍……”
未等书瑾说完,场内顿时嘈杂一片。
人群中,一个红脸赤膊的江湖豪客猛拍大腿,扯着嗓子嚷道:“我们大老远跑来,为的是一睹绝世秘籍的厉害!你居然给我们看这些下品货色,你个黄毛丫头,怕不是在拿我们开玩笑吧?”
书瑾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道:“下品秘籍虽不稀罕,但市价高昂。而今日,仅需一两黄金,便能轻松购得。”
“仅需要一两黄金?此可当真?”一个中年汉子将信将疑。
“我前些日子给家中小儿买了一本,那书贩要了我四两黄金呢!”另一位老者插话道。
“只卖一两黄金,可真是大善人。”
……
人群顿时嗡嗡作响,议论声此起彼伏。
“那又如何?就这些下品秘籍买回家也只配填茅坑,半点用处没有。”说话的这人,十几岁的年龄,打扮得花枝招展,佩戴珠宝琳琅满目,身后跟着一大堆随从。许是哪家高门大户家的公子哥。
“你这书馆到底有什么好东西,快点儿拿出来!”他语气中透着不屑。
“就是就是,”一旁的大门派弟子也跟着起哄,“就连我派藏书阁中,随便翻翻都是中品秘籍。你这品书大会,就想用这些下品糊弄我们?”他一脸傲气,仿佛这些下品秘籍根本不入流。其他大门派的人也跟着附和,纷纷高喊要看上品秘籍。
书瑾早料到会是这样,唇角微勾,似笑非笑地扫过台下众人,见无人插话后,才继续道:“而后两日,则是内场的时间。”
她的声音陡然低沉:“内场设在山河书馆馆内,确实藏有上品秘籍,且不止一本。自然,这内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台下众人闻言,纷纷竖直了耳朵。
“要想踏入内场,诸位有两条路可选。”书瑾停顿片刻,加重语气,“其一,在外场购买下品武林秘籍满一万册;其二,缴纳一万两黄金购买入场券。”她淡淡扫过台下,见有人面露难色,有人若有所思,却无一人出声质疑。
“最后,”书瑾清了清嗓子,目光如剑,“本次品书大会外场全程自助结账,诸位选好书籍后,按价将黄金投入对应箱子即可。”
书瑾见他们面容呆滞,似对“自助结账”不以为意,又补充道:“当然,若有谁胆敢偷奸耍滑,莫怪山河书馆不讲情面。”
话音刚落,台下众人面面相觑,沉默半晌,陡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议论声。
“这自助结账也太儿戏了吧?就怕有人拿了书不给钱,那不得乱套?”有人质疑,眼神中满是不信任。
“什么自助结账,我看是没钱请人看门。”一个人语带戏谑地说。
“这山河书馆真如传言中那么奇?我看也没什么特别的。”
“一个品书大会,居然还分内场和外场,她这分明是看不起我们!”
“你就偷着乐吧,平时那些大门派的武林大会,哪一个轮得到咱们参加?”
“这本秘籍我很早就想买了,可惜当时身无分文,这次一定拿下!”
“这会场布置确实别出心裁,走,我们上那边儿瞧瞧!”
当然,这些议论声都与书瑾无关。
书瑾说完最后一句,不等众人反应,就起身回到了书馆。她走进内室,轻轻关上门,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拿过桌上的茶杯,立刻痛饮几杯茶水,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这才缓下内心的不平静。
场外的武林人士心思各异,虽有不满,也不敢发作。毕竟山河书馆现在的名声如日中天,无人敢轻易招惹。会场各区域开放,不少武林人士被吸引去查看。
他们将那些下品书籍拿在手里,细细掂量一番,果然质量上好,价格便宜,很多人心中原本的不满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惊喜。
然而,总有人想动歪心思。
有几个人偷偷将书塞进口袋,企图不付款溜走。可等他们刚到门口,书馆的防盗功能瞬间启动,门口的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紧接着释放出电流。这几个人瞬间被电得原地乱跳,狼狈不堪。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时间,对山河书馆的恐惧更加深刻,无人再敢起贪念。
赵素云和周广安在书瑾说完后,本来还有些担心,格外留意场上情况,见此场景,两人对视一眼,旋即安心。
一直站在书馆楼上观察的易清玄也不禁轻挑眉梢,对书瑾和山河书馆的来历愈加好奇。早在山河书馆出现后,他不是没有查过,可惜全是徒劳。
天机阁的情报网遍布天下,却对山河书馆的底细一无所获,这本身就极不寻常。易清玄暗自沉思,他不相信书瑾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建立起这座声势浩大的书馆。没有深厚的背景和强大的助力,又如何能在江湖中引起如此大的波澜?
易清玄眉头紧锁,心中生出一股不安。凭空出现,以及那些让人惊叹的手笔……在过去从未见过,就好像,就好像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这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又挥之不去。
第一日过后,共有二十七名武林人士有资格进入书馆内。
而那些未能进入内场的人,并未就此散去。
书馆外,人群熙熙攘攘,心态各异。一些人盯着书馆大门,眼中满是艳羡与不甘。有人轻声唉叹,面色懊恼,显然为今日的失利感到沮丧。还有些人,眼神闪烁,暗藏狡黠,他们在人群中游走,试图打探内场的情况。这些人或许还心存旁门左道的念头,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以及“待宰的肥羊”。
书馆内,这些武林人士围坐在一楼大厅的桌子上,只能听见微弱的翻书声与偶尔的轻声讨论,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维持着这份宁静。
书瑾缓步而出,众人瞬间屏息,目光齐刷刷聚焦于她。
书瑾环视一周,发现大都是易清玄此前介绍过的武林名流,心中稍定,清咳一声,打破沉默:“感谢诸位光临山河书馆。今日的规则很简单:一楼书架上陈列百多本中品秘籍,各位可自由翻阅,亦可前往后院习武印证。一日后,若有意购买,每本中品秘籍售价一万两黄金,在离开前将账款付清即可。”
她顿了顿,扫过众人:“上品秘籍会在第三日晚间进行拍卖,价高者得。”
话落,人群涌动,散作一团,蜂拥至书架前,眼疾手快地抽取秘籍,厅内瞬间充斥着沙沙的翻书声。
陆明远与陆静瑶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书瑾竟会这样做。旁的人得到中品秘籍,哪个不是藏着掖着,谁像书瑾这般公然陈列,毫无保留。
坐在他们身旁的赵素云突然开口:“这价格虽然不低,但想想这些秘籍的稀有程度,倒也合理。”
周广安神色兴奋:“是啊,中品秘籍在市面上本来就不多见,更何况一次性能看上百本。”说罢,他也走到书架前搜寻有没有自己需要的秘籍。
众人在争夺秘籍时,你来我往,明里暗里地较劲儿,但都留意着,小心避免损坏书馆任何物件儿。
与此同时,还有一半的人静坐不动,对书架前的喧嚣不闻不问,显然是对中品秘籍不感兴趣。
其中,有三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头戴帷帽,进来后便坐在书馆角落里一声不吭。从身形上看,一对儿青年男女和一老妇。
书瑾的目光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