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我祝你安平喜乐 > 第111章 焦灼时刻

第111章 焦灼时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将军强忍下心中的一口气,淡淡的说道:“怎么会呢,之前我军忙于备战,但还把公公要下榻的地方给扫出来了,就在营内,

只是出门在外行军,比不得您在上京,要是您有哪里不满意就说,我一定尽量满足。”

王公公心中轻蔑一笑,满满的主人家味,但那又能怎样呢?

最后这个军营中,能有话语权的,还会是他!毕竟,这可是皇帝想要的。

他礼貌的笑笑,遮住了眼底的蔑视,:“那杂家就在这里先谢过将军好意了。”

“好说好说。”

等王公公出帐后,两旁出席的武将中,有人不屑的呸了一声。

过了好一会儿,有一名老将猛然一拍身前的案桌,低声长叹:“生不逢时呀!”

其余人沉着脸,并没有出声。

但想也知道,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也不知道上京的机关院在搞些什么?怎么每每研制出更厉害的武器不久,就被羌兀抢给学去?!

他们要是能好好的保管好设计图,现在还能让羌兀压着他们打?

他们压着对方在地上虐还差不多!

真的是,还不如不研制出这些攻城的机械!

他们以前利用战术,还能和对方打的有来有往。

何必像现在这样,像被水冲的蚁穴,溃败的速度之快,闻所未闻!

还需要求和?

求和也就算了,还派个阉人出来?上京是没人了吗?

直到散会,众武将还阴着一张脸。

整的一个就是愁云密布,明明白白的写着,谁送上来谁死!

李少荥回到家,后魂不守舍的,有空就发呆。老是呆呆的看着家里的某一处,看看就忍不住叹气。

温晓岱看都不用看,也知道是为什么。

今天从朝廷来的那位使者,一看就是个阉人,白面无须,整个人看着像个面团一样,非常的可蔼可亲。

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来干嘛的。

君不见,两军对垒之间,用来合谈的营帐都已经搭好了吗?

是个人都知道,能在那个位置驻扎的帐篷,就是用来和谈的。

一旦有双方谈不拢的地方,羌兀随时就能发兵!

基于现在双方实力水平来看,他们就是低声下气的一方,还不知道羌兀会开出什么过分的条件来。

更糟心的是,半点说不的可能都没有。

行李还没收拾好,心急的王公公就坐不住了。

他想要兵权,铁定不会乖乖的端坐在室内,等着手下的人来汇报。

然后对方说什什么就信什么。

他不顾底下士兵的劝阻,执意要带人在城中走走,了解边关的情况。

士兵无法,只好恭敬的送了他出门,一个不小心被打死,也是他自找的。

他出门时的阵势还挺大的,身后起码跟了十几号随从,街上的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有不少百姓都忍不住好奇的探头,看着他们。

也不知道这些小老百姓哪来的消息,有不少都知道他们是来干嘛的,心中隐约忍不住想问,求和,是真的吗?

他们终于不用被羌兀打了吗?

但对方开出来的条件是什么?

现在他们连连战败,还想跟对方说不打了,他们的生活又要受到怎样的影响?

交全家的粮?还是卖女,只为了给诸位大人凑求和费?

那后面丢的那些城池都不要了吗?

他们还有亲朋好友在里面呐。

他们难道再也回不来了吗?

林林总总压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喜忧半掺。

温晓岱见丈夫这样呆呆的,她自己的心情也不好。

来到这里这么久,她也参与过不少战役,知道羌兀人破城后,是怎样对待南朝人的。

一旦让他们进城,烧杀抢掠都算是轻的。

起码在他们忙的时候,百姓还能找准机会,当街自裁,一了百了。

但这么多年了,她听到的,多的是被羌兀掳回去以后,再也回不来的事。

听说有侥幸逃回来的,想起那段日子就吓得直哆嗦,说比下大狱,熬皮肉之苦还要痛苦。

每天天不亮就要干活,干的不比他们养的畜生少。

一天天的,还吃不饱。

甚至一不小心有什么地方惹对方不高兴了,就要招来一顿拳打脚踢。

有些甚至直接被鞭打一番,打死了,就抓下一个出来继续!直到羌兀的出完气。

一天天的,干的不比他们养的畜生少。

更有甚者,甚至还要被割肉喂鹰。

就这样活生生的熬死了!!连畜生都不如!

想到这里,她纠紧了手中的帕子。

李家,是南朝的抗击英雄。

但对于羌兀人来说,他们杀对方的亲友可没手软。

这么些年来,死在李家的羌兀人可不少。

这回真让双方好好谈成功了,温晓岱敢说,首要的条件,一定就是让南朝人把他们给交出去!

再好好的折磨一番,出一出这些年被压着打的恶气!

这位阉人,会硬气的拒绝吗?她不信。

羌兀人为表诚意,直接又退了几十里路。

又退回了离嘉靖关最近的宁城。

但在嘉靖关守城的将领们,谁也开心不起来。

听一起跟着去的将领说,羌兀第一天就狮子大开口。

他们开出的条件就三条!

但任谁听完后,都会气得吃不下饭。

一、南朝向羌兀称弟!

这不是直接向羌兀认输不打了吗?

二、划定疆界,南朝割让黎、秦两州,共计13座城池在内,给羌兀。

在此基础上,以嘉靖关为分界线,羌兀治理嘉靖关以北,以南就属南朝管!

三、每年给他们上供白银五十万两、再外加十万匹的绢!

有能力打听到消息的,下巴都惊掉了。

这是直接要了整个南朝一整年收入的1/10呀!

更气人的是,羌兀人还得意洋洋的说,要是给不起,他们也能接受,用皇室的贵妇顶债!

他们可还真好意思开口!

消息传回上京,不少大臣都觉得羌兀疯了。

病恹恹的皇帝却拿着信件沉思,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让主和派看到了希望。

国师使了一个眼色,曲父了然,站了出来说,这个价格是有些高了,但万一砍一砍,又有余地回旋呢?

反正羌兀又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收入,也许哭哭穷,又会降一些呢,民间做买卖的,不都是这样拉价的吗?

皇帝看着不卑不吭,但处处为南朝着想的的曲父,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激烈反对,反而是语气温和的给自己说解决方案。

看着他,整个人都感觉更顺眼了不少,觉得他的话说得也非常的有道理,当下就想开金口准了。

主攻派的一看这样,着急呀,话在嘴边都像会烫嘴一样,怎么都说不出。

感觉再次苏醒后的皇帝,像家里再怎么说也说不听的叛逆儿子!

你越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越要这样做!

根本就不听你的,还不能打一顿让他懂事,神烦!

心急之下,有不少大臣想劝,又不敢冒然开口。

当初他们在朝廷上朝时就是这样,就因为并不是很赞同陛下的决定,讲话时着急了些,皇帝就觉得他们在凶他!

一生气,居然就同意了曲顺顺那老头的建议,派了王阉/人那个混蛋去边关。

凭什么,就凭他长得好看?说话又好听?就什么都听他的?

真的是气死他们了!

此后,曲父就被迫改名了,私下看他不顺眼的,都叫他曲顺顺!

嘲讽他膝盖软,怎么都要顺羌兀的意!

僵持之间,武锦绣的爷爷——准备致仕的钱宰相,站出来担忧的说:“话是这样说没错,但万一羌兀人不遵守约定呢,

拿了我们给的赔款,就直接起兵攻打我们,根本就不跟我们的人谈,我朝又该怎么办?

老臣不才,既知主意,还是想谏争一番,我朝如果真能拿的出这笔钱给对方,还不如用来,给边关的将士们,打造多一些精良的铠甲和武器,

对战的时候不死那么多的人,自然就有人愿意上战场去拼杀,只要还有余力对战,又何须惧怕他们?”

皇帝见这回出来的是自己皇后的爷爷,又是老一辈的肱骨之臣,还好声好气的劝自己,倒也听进去了一些。

沉思着,觉得两人说的都非常的有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

曲父见此,举着手中的笏,弓着身,静候圣意。

一点也不惧怕自己站出来,和这样一位根基深厚的老臣打擂台,会有什么下场。

钱宰相的辈分是高,年纪也够大,在朝野中的门生更不少。

但他背后的靠山也不简单呀,他只是想说些提议而已,又能怕得罪谁呢?

“禀陛下,老臣也是这么认为,但钱宰相所说的这些方法,想要施行,都需要时间,而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羌兀大军可还在嘉靖关外守着,我们要是说的他们不满意,一个不和,他们可是能直接发兵打过来的!

老臣建议,还不如先同意羌兀的条件,稳定外部局势,在此安稳期间,再讨论,该怎么给将士们的兵甲提升,这样,在下一次和羌兀对战的时候,我们就能争取到喘息的机会。”

皇帝听此觉得非常有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