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七零年代搞钱女孩[穿书] > 第151章 捉迷藏的提取物

第151章 捉迷藏的提取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半小时前,汤知培熟练地向陈桢桦演示了,他从2℃的冷藏无名草汁中,经乙|醚萃取,获得中性提取物,当他将提取物注入到感染肺结核病菌的实验动物体内时,病菌数量大幅减少。

陈桢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在汤知培指导下,重复了一遍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是真的,是真的。”她激动地大哭起来。

送陈桢桦前来的周初琢,看着哇哇大哭的桢桦与汤知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安慰又不知从哪儿开始。

等他们两人情绪稍平复些,周初琢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汤知培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终于找到突破口,成功从无名草中提取到最宝贵的成分,之所以宝贵,是该成分对肺结核病灶有显著的良性影响,结核病菌大幅减少。

发现这个中性提取物的意义,不亚于找到治疗癌症的特效药。

结核病菌难杀死是世界医学难题,虽然种植卡介苗对儿童的重症结核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对成人肺结核预防效果不稳定,并不能完全阻止结核菌感染和发病。

西药治疗结核病的周期长、费用高,耐药性强,治疗效果不佳,病菌难以彻底杀死。

早在七零年代初,陈桢桦的老师肖梅院士便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结核科研组的组长,负责国家“813”抗结核药物研究任务。

但该任务因十年浩劫被迫中断,直到80年年初才恢复研究,陈桢桦之前也在老师的科研组中,她们翻阅了大量的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

几年间,先后筛选了100余个中药的水提取和200余种醇提取物,只能缓解症状,根本达不到杀死病菌的治疗效果,最终都无功而返,研究陷入僵局。

而汤知培的发现,无疑是雪中送炭,为研究解燃眉之急。如此爆炸性的好消息,两人等不及天亮,凌晨四点钟敲开肖梅老师的家门。

肖老师的反应与陈桢桦如出一辙,从震惊、质疑,到立刻赶往实验室。

看完整个实验过程与结果,肖梅老师噙着眼泪问汤知培,“小培啊,这个实验你做了多少次?”

“乙醇提取322次,甲醇提取284次,石油醚提取135次,乙|醚提取191次。”

汤知培的实验量是十多人的科研组一年工作量,而他只是一个人。

“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啊?”肖梅老师激动的泪水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其实,这不算难。最难的是冷藏温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只有在2℃时才能提取到。这个物质一直在跟我捉迷藏,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快把我整疯了。”

半年前,周淮樾来看汤知培,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说句难听话,就是个神经病,蓬头垢面,自言自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屏蔽周遭的一切声音。

那段时间,似乎是黎明前的黑暗,汤知培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失败,好多次他想砸掉实验器材,但望着充满灵性的小草,又感觉它们有生命似的,仿佛翠绿翠绿的汁液是一组密码,只要解开,他也可以像慈云大师父那样,窥见天机。

当《牧羊人》上映时,周围的人都去看电影,只有汤知培还钻在实验室,那个物质终于不在同他捉迷藏,在2℃时,第191次乙|醚提取物样品中,他发现了那个物质。

但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个物质,对哪些病菌有效。追本溯源,慈云大师父将无名草当做保护保养胃部的良药,那对引发胃病的病菌定是有效果的。

之后的实验,汤知培也基本是围绕胃部病菌做研究,所有的数据指向证实了他之前的推测。

可,拥有一流敏感度的汤知培,总觉得还不够,因为无名草还被慈云、静玄当做天然的消炎药使用。说明养胃只是其中一个功效而已。

还有什么?

汤知培翻开他在南山村整理的资料,里面夹杂着一份周淮樾记录的功效、药用,其中的四个字:肺痈排脓,让他的大脑灵光一闪。

虽然,肺痈与肺痨在中医理论中是两种不同的病症,但存在相似的症状,如咳嗽、咯血、发热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汤知培的心中炸开:他将提取物作用在感染结核病菌的实验动物体内,肺部病灶缩小,病菌数量大幅减少。

这个结果有震撼到汤知培,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他开始了第二轮的实验,科学不相信偶然的运气。

在一轮又一轮,一遍又一遍的实验中,那个确定的信念越来越强烈。

......

为确保无名草提取物对多五型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效,从大年初三到初九,整个抗结核科研组24小时几班倒,连轴转,终于在元宵节前夕,整理出一份多达100多页的详细研究报告。

若公开这份报告,必将引起全世界研究结核病菌医学家的关注,容不得半点瑕疵,必须经得起所有推敲。

所以,到底是什么草的提取物?

提取物是确定的,真实有效是确定的,反倒是草本身没确定。

随着实验规模的扩大,科研组既要找出草的名字,又要从云滇调取大量的无名草草汁,方便用大缸提取足够量的提取物,用作临床前的毒性实验,为下一步进行人体实验做准备。

周淮樾被招入科研组,负责与一群中医找出无名草的的真实名称。

这天,一辆武警车开进三花药业,车上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人是汤知培。

药厂员工不知道他们的目的,还以为是来抓小厂长的,一声招呼,跑出来一大批人,拦在前面。几个机灵的跑去给沈柔娇通风报信,让她快跑,整得她一头雾水。

说实话,她也是才收到上级通知,要求三花药业积极配合研究,将冷藏的无名草草汁保存好,移交给科研人员。

过年期间,从婆婆那里得知,汤知培的研究有重大突破,之后周淮樾与陈桢桦两母子被招入科研组,沈柔娇同秦梓林他们返回云滇。

拨开人群,沈柔娇看到汤知培,才明白是误会一场。安抚好员工,来到厂长办公室,经汤知培那么详细地说明来龙去脉,沈柔娇的脑子轰得一声。

前世,她死于肺结核,那种痛苦刻在她的记忆中;今生,若真能从无名草中找到攻克肺结核的特效药;那她重生意义该有多巨大。

于此同时,商人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也是本源县乃至整个小南川市的机会。

灵溪见到许久未见的汤知培,高兴地合不拢嘴,带着他去到“秘密基地”,无名草的培养室与萃取室,搞口服液研究的两位,围着汤知培问这问那。

沈柔娇给顾景年现如今的顾市长打去电话,核心思想,无名草是个大宝贝,无名草种植若在本源县大规模的搞起来,不仅具有医学上的重要意义,更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手眼通天的顾景年,不费什么劲便打探到相关消息,如果无名草的提取物在临床的人体实验中,效果显著。国医药将在京城建造大型的无名草培养室,为结核特效药提供提取物。

如此大的需求,仅靠国医药一家显然是不够的,顾景年决定分一杯羹。

口服液研发因为汤知培2℃的发现,突破最后一道阻碍,他们将熬煮好的药汁冷藏在2℃,与同样温度的无名草草汁混合,苦味神奇地消失了。

更神奇的是,从2℃恢复到常温保存,依然没有苦味。

用汤知培的理论解释,2℃时物质是活性,与其他药物成分发生反应,苦味便自然消失;而先前之所以会失败,是别的温度下,这个物质不能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必然是苦的。

如同攻克了世界难题,搞研发的几位痛哭流涕,想给汤知培跪下,都说付出终有回报,这简直太难了。

困扰大家两年多,让研发人员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头发都快熬秃的苦味,谁都没想到,竟会与冷藏温度有关。

而沈柔娇终于盼到了口服液上市的希望,她也终于有脸面回去祭拜慈云大师父,她没辜负老人家的期盼。

盘算好一切,沈柔娇想到一个人,药厂的电话拨打不了国际长途,顾景年的秘书带她去涉外部门打电话。

对面不是别人,正是香港做医疗器械生意的大老板,霍廷川。

没错,沈柔娇要进口口服液生产的全套灌输设备,而且,起手便是两条生产线。她清楚地知道,仅靠无名草一剂中药,三花口服液便能火到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

因为,早从国医药那边收到消息的霍廷川,想当三花口服液的国外代理商,也就是说,国外推广与销售,霍廷川能搞定。

都是商人,什么东西有市场,能赚钱,心里同明镜一般。

在三花药厂与第三方的市医院达成合作,对三花口服液的药效、毒性等进行实验时,无名草的培养室,沈天城联系到厂家,再增加两个。

之后,研发人员积极整理口服液审批需要的相关资料,如研发经过、配方、生产工艺,各项试验数据,以及成分、生产流程等等,所有的资料都准备完备,沈柔娇却没去京城跑审批的动静。

她在等。

等,周淮樾他们找到无名草的名字。

那既是三花口服液的最大卖点,也是口服液推广宣传的契机;等结核特效药面市,便是三花口服液大卖之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