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山县通往林家湾的的路上,一辆驴车慢悠悠地走着,后面跟着辆青布马车。
驴车上任先生坐在车辕上拉着缰绳赶车,他的妻子李氏和外孙外孙女坐在后面板车上。
天气不冷,驴车只有棚顶,四周挡风的帷幔被拆除,这样坐着既不闷又可以欣赏沿途风光。
后面马车则是任先生的女婿赶着,车厢里坐着的自然是任先生女儿。
任娘子掀开车帘子,看这段路没有行人,就让丈夫加快速度和驴车并行。
“爹,您和娘在县城里住着多好,非要跑来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如此劳累!”任娘子显然不想爹娘去林家湾的。
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开明,没有嫌弃她是个女孩,无法支应门楣,悉心教导,长大后寻了如意郎君,家底不薄,上无公婆,婚后很快生下一双儿女,三月前又有孕,日子过得没有半点不顺。
父母对她好,她自然也极孝顺,多次要父母来自己家住,她也好就近照顾,但他们一直不愿。
任娘子又想买个仆役送给爹娘,也好让他们轻省些,也被拒绝。现在非要跑到底下村子里教书,真是让她不放心。
这不,她爹娘去林家湾,她也非要跟着过来看看才行。
“爹还年轻呢!整日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才老的快!林家湾我来过一趟,山好水好,村民淳朴。我是去教书的,他们对我无一不恭敬,你又有什么可担心的。”任先生控制驴车速度,他女儿可有孕在身,必须稳妥为上。
“您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原先在县城住着,我隔三岔五去看您和娘,好歹近些,以后可十天半个月来不了一趟。”任娘子抱怨道。
李氏开口道:“哪里需要你跑这么远的路?我和你爹商量好了,学堂一旬休沐两日,我们自会回县城住上一晚。”
任娘子叹气,也不再说话。
她要是能劝动爹娘,也不至于都在路上了还在劝。
任娘子的儿子说道:“外祖父和外祖母回县城,直接住我家吧!”
任娘子搭腔道:“对,爹娘,到时候直接住我家,那宅子一直不住人冷锅冷灶的,不如住我家方便。你说是吧薛郎?”
女婿连忙附和:“是极是极!”
任先生痛快答应下来,回县城本就是为了见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住哪都一样。
任先生回头看看一双外孙,说道:“以往善和跟我启蒙学了几篇文章,现在也该正儿八经找个学堂了。待会儿到地方你看看林家湾的环境。若是放心便让他跟着我和你娘读书。”
薛善怡是任娘子儿子的名字,今年六岁。
任娘子一怔,她这段时间只想着劝爹娘不要去村里教书,倒是没想过自家儿子读书的事。
“这样也好,有善和在爹娘身边,我也放心些。”任娘子说道。
“让善怡也跟着来,我正好可以照顾他们。你这胎怀的辛苦,少操些心。”李氏将小孙女搂在怀里说道。
任娘子迟疑道:“这样会不会太劳累娘了。”
爹教书,照顾孩子的事落在娘的身上,她爹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她娘岁数也不小了,照顾两个孩子,吃得消不?
“你娘我还中用。你就别管了,只顾着养好身体,等瓜熟蒂落给我添上一个孙子孙女。等你肚子里的这个能自个儿跑了,若是想把善怡接回家自己带就随你。”李氏三言两语就安排好。
任娘子明白这是自己爹娘想替自己分担,感怀一番收下爹娘好意。
“索性善和善怡今日就留下吧。我和薛郎回去后收拾些衣物用品使人送来。”
事情敲定,一路无话,很快到了林家湾。
林易和村里人说过学堂先生今日回到,所以村口站着许多村民等着迎接先生。
任娘子一看村民这般热情,果然对她爹娘尊敬有加,放心不少。
村民们将任先生一家引到学堂,各处介绍一遍,最后带他们到居住的地方。
距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村民们没有那么忙。建好学堂后便自发来这边整理。
有机灵的给后院整了一块菜地,撒了些菜蔬种子。那人说道:“先生只管教书,菜地不用您动手,我家人多,会让人过来照顾,顺手的事!”
任先生切身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笑道:“无妨。我也想体会一番农桑之乐 。”
那人有些没听懂,愣愣的,只觉得先生说话就是文雅,挠挠头,憨憨一笑。
任先生一笑置之,也不多解释,以后他们就知道自己并不需要村民们帮什么忙。
现在他们正在兴头上,时日一长就会正常许多。
任娘子屋前屋后的看过,房子是新起的,各种家具也齐全,村民连菜地都给整好了,确实挑不出来什么毛病,便开始帮着爹娘安置东西。
任先生女婿来到林智林易面前,行礼道:“小的薛光,在县衙做事。来前白大人要我替他向两位大人问好。往后岳父岳母也要拜托二位大人照拂。”
薛光在县衙做事,承继的是他父亲的职位。
薛光刚成年不久,他爹一次跟着县丞下乡时突发疾病,不治而亡。县丞怜他孤身一人,便让他结果他爹的职务在县衙做事。
几年下来,薛光已经得心应手,原来的县丞虽然调走,他却又得了新上任白县令的青眼,常带在身边。
今日送岳父岳母来林家湾不是休沐日,便向白县令请了假。白县令便与他说了林智林易两人的存在,让他记得拜见,替他问好。
几人寒暄了一阵,到了午时,林家置办好了席面送到学堂这边,给任先生接风。
林智说道:“任先生来,我和舍弟本应陪坐,只我二人有孝在身,故先以茶代酒敬任先生。”
林智和林易敬过任先生,便回家了,留下族长和几位族老陪任先生和薛光喝酒吃饭。
先生就位,第二日学堂正式开课。
林安澜背着让莲心给她缝的书包来到学堂,进入教舍,桃丫已经到了,正在朝她挥手。
林安澜走到桃丫旁边的位置坐下,和她打招呼:“桃丫,你来的好早。”
“嘿嘿,我昨天都没怎么睡好,老早就醒了。”能来上学,桃丫兴奋了很久,尤其是昨天,半夜才睡着,早上早早就醒来。
“对了安澜,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女孩可以来读书的事,怎么不告诉我呢?”林桃丫还是很聪明的,她知道林安澜也会来学堂读书之后,就猜到林安澜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是早就知道我大伯和爹同意,但是还不确定村里人会同意,所以没告诉你。”林安澜说道。
而且她也不知道桃丫家里会不会允许她来上学,早早和她说了,却没能成行,得多失望啊!
桃丫凑近低声道:“安澜,是不是你?”
“什么是不是我?”
“女孩能上学堂这事,是不是你给你大伯和你爹提的?”桃丫看着林安澜的眼睛,问道。
林安澜瞥了她一眼说道:“我只是和他们说了你想读书的事。”
“我就知道是你!安澜你真好!”说着,桃丫搂了搂林安澜。
林安澜赶紧挣开,她还不习惯和除家人外的其他人这么亲密。
桃丫也不在意,笑着回自己的位置。
学生们陆陆续续过来,都先随便找了位置坐下。
林安澜也见到了除了她和桃丫以外的另外三个女生。
咦?怎么还多了一个?
薛善怡跟着哥哥来到教舍,四下打量,看到林安澜便是眼前一亮,指着她说:“哥哥你看,那个女孩看着比我还小呢!”
本来任娘子把女儿留在这,只是想让她娘照顾一段时间,等她腾出手了再接回来。
薛善怡却有自己的想法,闹着也要来学堂听课。任先生和李氏都觉得她年龄有点小,不一定坐得住,但她脾气倔,二人无可奈何只好让她先来试试,觉得不出半日就会自己放弃。
薛善和顺着看过去,惊讶道:“还真是!”
薛善怡推了哥哥一把,说道:“你自己找地方坐吧,我去和那几个小娘子坐一起。”
说完,就往林安澜这边走。
薛善和耸耸肩,自去找位置坐。
林安澜已经和林家湾几个女孩相互认识过了。
除了桃丫以外,还有翠丫,那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腼腆女孩兰丫也来了,这是姓林的三个,还有一个村里的外姓人,叫赵芝的。
除夕族中聚宴都是林家人,林安澜并没有见过赵芝,不过以后都是同学,学堂里就他们几个女孩,肯定是要经常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很快能熟悉起来。
薛善怡走过来,找了个空位置坐下,见几人都好奇看她,先自我介绍道:“我叫薛善怡,学堂先生是我外祖父。”
林安澜恍然,原来是先生家的孩子,怪不得多了一个。
几人依次介绍自己,桃丫几个开始问起薛善怡先生的事来。
还没说上几句话,任先生进来,教舍内瞬间安静下来。
薛善怡悄悄松了口气,她们问题真多啊!
任先生站在前头,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地介绍完自己,又说出好多条课堂规矩,才缓和表情,问起学生们的情况。
学生们都被震慑到,一个个安静如鸡,大气都不敢出。
薛善怡低下头憋笑,她外祖父平日里对她和哥哥可和蔼了,现在这样都是装的,让她忍不住想笑。
林安澜察觉薛善怡的小动作,也在心里笑了笑。
下马威嘛!第一堂课如果镇不住这帮孩子,以后可有的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