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沈婵娟起了个大早,直奔百鬼集市而去,她此行的目标,正是昨日被搅黄了没去成的地府速递。
它的门店就在百鬼集市的门口,属于行人必经之地,鬼流量爆炸的最佳档口。
沈婵娟站在地府速递门口,啧啧惊叹。无论观摩过多少次,再看时,仍觉得这间店铺无比精巧。
店面外观典雅却不失新潮,雅致却不乏灵韵,沈婵娟简直不敢想,老板为了这设计装修,花了多少日夜,费了多少心思。
当然,她更不敢想,开这一间店面,要投多少阴时。
沈婵娟叹了口气,拍拍脸颊打起精神,准备进门一探究竟。她倒要看看,这搞出预制菜的老板,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想要观察一家店老板的性格,不必与其接触交谈,只从店面的装修、店员的态度、商品定价的模式等,就足以窥知一二。
沈婵娟走进地府速递,装作闲逛的样子巡视起来。
内部沿袭了中式传统的装潢风格,货架和地板都使用了木材。木头区别于钢材的冷硬,它的浅棕色让人觉得温和舒适,再配上室内调好的灯光,便能营造出一种温馨愉悦的气氛。
步履不停,沿着划分的区域继续走。
沈婵娟伸出手指,触碰不同货架的边缘,木料柔和、细腻,连转角都磨成了平滑的弧形。
再看货架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但规划整洁,摆放得整齐划一,易碎的制品都用无形的念力包裹着,以免造成损坏。
价格标签以盛放的铃兰作为背景,纸张细白,字迹娟秀清晰。
至于标签上的价格,沈婵娟看了好几个区,觉得老板应该仔细计算过。
地府速递有一个长期充值活动,新客消费打8.6折,老客打9折,折后消费算作会员点计入,足额后可以开通VIP服务享受其他优惠。
第一档消费50元,对于一些年轻的鬼来说,不过是几袋零食和饮料的价格,但沈婵娟看过零食区,定价工整但实则暗藏玄机——混买零食是无法凑满50阴时的,大多数情况是48到49元,若想要会员点,便只能再拿一袋零食。
第二档100元,对应区域代表生活的零碎开销,这个范围内包括,地府速递展出的预制菜区域。
见沈婵娟独往,店员微笑着朝她问好:“早上好,女士,需要帮忙吗?”
温和恭谨,不卑不亢。
沈婵娟笑着拒绝,在这个区域内观察起来。
预制菜区域占地中等,商品横跨多个菜系,从扬州炒饭、糖醋鲤鱼、水煮肉片到重庆火锅,市面的菜色应有尽有,包装简洁实用,上面还写着大大的:无需接触,加热即食。
她看着这个标语,没由来地笑了笑。
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厨师的一种挑衅。她迟早让这个老板知道,预制菜绝不可能取代真正的厨师。
不过,沈婵娟有点好奇,如果鬼能自己变成预制菜,那为什么在她来之前,一直都没有吃上饭呢?
沈婵娟集中精神,尝试着去想一包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底料。
厚重的牛油,鲜红的辣椒,沸腾的锅底和漂浮的鱼丸,沈婵娟想了又想,想到对火锅的热情熊熊燃烧,那底料都还迟迟未变出。
“小姐,我们的重庆火锅又麻又辣,绝对正宗哦,您可以试试看。”
沈婵娟回过神,见店员亲切的样子,她也笑着点点头:“我再看看。”
见状,店员又礼貌地再次退至一边。
沈婵娟猜想,这应该和地府的念力规则有关。这规则非常弹性,只有一句话,就是活物不可加工。
念力不能将食材通过想象加工成菜品,这是因为在地府,新鲜食材属于活物一类。相反,家居水电的正常运作,恰恰是因为它们伊始的材料,不算做地府管辖的活物。
但是预制菜很奇怪,按属性来说,它属于半成品,微妙地介于地府的规则之间,像沈婵娟一样的普通鬼根本无法轻易变出,更别提大规模量产。
思及此,沈婵娟眯了眯眼睛。
敢情这地府速递的老板还是个关系户。
啪嗒。
沈婵娟包上的挂坠掉落在地,她脚步一顿,装作不知情的样子,继续向前走。
她这时已经逛完了大半个地府速递,发现整个布局布置得异常讲究,沈婵娟倒回去走了几遍,才发现某些位置设计得别有用心。
这些微末的细节仿佛一片片拼图,在沈婵娟的大脑内部拼出零散的画面。
表面的布局只是冰山一角,她需要这个掉落的挂坠作为锚点,看看冰山隐藏在海底的真貌,究竟是不是如她所想。
沈婵娟继续走,便来到了第三档价位对应的消费场所,代表着地府社畜的日常开销。
她一面看布局,一面粗略地算价格。这个区域和之前一样,也玩了老板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离档位消费要求,或多或少会差一些阴时,很多鬼会就近拿一些差不多价钱的商品进行结算。
一个档位如此,两个档位如此,全部七个档位,各个如此,沈婵娟赞叹无比的同时,也觉得毛骨悚然。
这种手段隐蔽而且高明,虽然呈现出来的只有七个档位,服务也仅限于折扣而已,但沈婵娟直觉不会这么简单。
地府速递背后这个聪明的野心家,绝不可能止步于此。
而想要打开野心之门的钥匙,她自己也需要付出阴时的代价。
精明的资/本/家。
沈婵娟停住脚步,再往前走数十米,暖黄的灯光即将戛然而止,就要到地府速递的出口了。
她收回看向出口的视线,快步走到结账的店员身边,状似急切道:“你好,我包上的挂坠不见了,能麻烦你帮我调监控找找吗?”
地府速递的模式模仿的是人界大型商超,沈婵娟想,这里应该也配备了类似监控的设施。
果然,店员将沈婵娟引到一处监控室,为她查找录像。
虽说是监控室,但门上象征监控的眼睛标识却被画了红叉。
门后的面积不算大,八块电脑屏幕并在一起,分管地府速递内不同的区域,因为被放大了,所以无法看清地府速递布局的全貌。
沈婵娟:“你能调小一点吗?我想看看我是走到哪里,包上就没有挂件了。”
“好,您稍等。”
店员的指尖飞快点着键盘,最全面的俯视图出现在八块屏幕之上。
仅仅一刹那。
沈婵娟瞳孔微缩。
屏幕很快就被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方便沈婵娟观察自己的行踪,屏幕上的她从进门开始,一路走走停停,终于走到了挂坠掉落的地方。
沈婵娟指着屏幕:“是在这里掉的。”
“好的。这是C区815货架,您跟我来。”
沈婵娟跟在她身后,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刚才监控器里的画面。
那是一个巨大的、微笑着的骷髅。
*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月初七,这日,沈婵娟正在厨房煨一锅排骨萝卜汤,门铃却忽然响了。
她还以为是小黑小白,或者别的邻居来串门,扬起笑打开门时,门外却空无一人。
门口的地上放着一个中等大小的竹箩,里面放着两套女士新衣。
一套是绿色系的明制衣饰,淡绿色的对穿交半袖,烟青的刺绣马面裙,金线绣出芙蓉的式样,简约中不失优雅,上身飘逸轻盈,很适合晚夏时节穿着。另一套是现代的裤装,剪裁利落大方,设计简单却不失时尚,穿上后也十分得体舒适。
上附一张描金贺卡,书:七夕今宵,遥贺佳节。落款是一个血红的圆印章,内有一个行楷的“相”字。
沈婵娟扫视一周,见对门不少人家前也放着一个竹箩,才安心收了衣服进屋。
敢情这是全民福利。
换好衣服,沈婵娟就早早出了门,这是她第一次在地府过节,难免新鲜。
走到热闹的街道上,她才发现地府也凑七夕的热闹,将街道房舍都装点得焕然一新。檐下仍然挂着老式的红灯笼,只是灯身上印了各种各样的纹样:比翼双飞的凤鸟、并蒂连枝的双莲、仰头高歌的喜鹊、还有皎皎生辉的明月。
沈婵娟本以为是商家自发搞的装饰,后来才听云寄锦说,这逢年过节的地府装潢,乃至送到家门口的节日贺礼,都是鬼相自掏腰包。而上一任鬼相经常闭门不出,哪怕是最热闹的春节与中元,也不会在装饰上多花心思,营造过节的气氛,因而那几年的地府,就没有特别喜气洋洋的时候。
沈婵娟想起集市上的鬼提起鬼相,总是眉飞色舞的样子,突然觉得无比理解。鬼相掌地府,便算他们这群鬼的顶头上司,但大老板不仅平常不过问闲事,人还阔绰大方,过节既舍得花钱又舍得花心思,试问,哪个员工不喜欢?
反正沈婵娟是挺喜欢的。
沿街走去,家家门前都放有鬼相送的竹箩,拿走了新衣和贺卡,便在内放针线、纸笔、闲书之类的杂物。
据说,放针线的寓意祈求巧技,放纸笔的则是祈求文艺。
此等又不花钱又能讨个彩头的祈福方式,沈婵娟哪有不凑热闹的道理。
不过,文邹邹的诗情才华她不想要,水墨丹青的画技她也不感兴趣,沈婵娟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认真开火烹饪最适合自己。
她突然想起小黑之前那句晦涩的赞美,没忍住大笑起来。索性就往竹箩里放了一个锅铲,和一盘香甜细软的奶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