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北地堡纪事 > 第9章 第九章 纳狄萨:希望之地

第9章 第九章 纳狄萨:希望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前天才刚刚跟顾淮均告完别,梁文龙就马不停蹄地跟着小队上路了,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另一支小队。在足足行驶了三小时之后,两只小队带着他们的补给,终于到达了靠近辖区北疆的目的地——纳狄萨据点,并将在此驻扎三五天。梁文龙的领队——一头看起来凶狠无比的熊人告诉他这个据点的名字寓意着希望。

只是一下车,武装到牙齿的梁文龙就冷得抖了个机灵,再看到眼前的景象,他不得不怀疑这地方很可能会在随时到来的一场暴风雪后彻底毁灭。展现在他面前的,并不像是一个据点,起码与他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倒更像是一片有待重建的遗迹。此处有不少带有历史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它们并不太高,大部分都开着窗洞,只是上面的玻璃早已不知所踪;此外在这些分两列排开在他面前的建筑附近,还常有一些电线杆子,有的上面还挂着断了的电线;在这两排建筑中间的应该就是这片地区曾经的主干道了,但却如那些房子顶上一般盖着一层严严实实的雪,只剩几条能行人的小径。

不仅建筑破败,这里的居民似乎生存也不容易。来与他们接头的是一个留着大胡子的中年男性,身上裹着有些发旧的衣物,自称是这里的负责人,似乎在这里已经等候多时。他告诉领队们说大部分人都住在更里面的地方,让士兵们驱车深入。只是到了所谓中心的居住地带后,梁文龙也不觉得这里比刚才见到的要好多少,这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带着超额那么多的补给出发了。“看来这几天难熬了。“梁文龙不禁暗暗感叹。不过更让他觉得膈应的是,苏沃洛夫那小子也在。

那位负责人将他们带到供以驻扎的建筑后,简短地交代了一下据点的现状以及需要帮助的在建设施,之后便回去了。领队们说,在布置好自己今后几天的休憩所、吃过午饭之后,所有人要趁着白天还有时间帮助据点建设。

梁文龙环视了一下这个几乎什么也没有房子,打趣道:“这下真是家徒四壁了。“所幸的是破掉的窗户已经封上了。其他人听到他这么说,都顿了一会儿才似懂非懂地附和了几句。看起来Lingua的翻译能力有限。

简单布置完之后,梁文龙朝着负责人那边过去了。那是一所主楼两层,两侧各有一室的建筑,正门口上还残存着一些标识,应该是之前的行政场所,如今居民们都住在那里,相较于他们驻扎的房子,这栋建筑内部要宽敞的多了,修缮的程度也明显要好不少。

同行的的队友基本都在大厅里了,都在听候那位负责人分配任务,倒是没怎么见到在这里住着的其他人,梁文龙感到有些奇怪。负责人把亚人们都安排去做室外工作了,嘴上虽然念叨着感激,但表情却没有丝毫变化;亚人们显然有些不情愿,但看领队们没有发话,自然也就作罢了。待到从大厅侧室走出另一个中年男人把亚人们带走后,负责人朝着剩下的两人喊话:“小伙子们,跟我到楼上去吧。”

“没问题,大叔。要我们做什么?”苏沃洛夫应答,顺便走上前来跟梁文龙打了声招呼。

梁文龙对他笑了笑,默默地跟了上去。

来到二楼,梁文龙看到了一个类似温室的设施,里面正种着些他认不出来的植物,还有几位妇女在里面来回走动着。这个温室占据了二楼的大部分空间,剩下的那块地方则摆了几台通信设备。

负责人指着那几台通信设备问他们:“前几天收到你们的信息之后,我试着回信,但总是发送失败,能帮忙看看吗?”

梁文龙径直坐到了设备面前,打开了操作终端,苏沃洛夫则应了一声“可以”便站在梁文龙旁边了。

“看这标志应该是是辖区政府发的民用通信机,我一会儿就能搞定。”梁文龙并不想让苏沃洛夫插手。这时,负责人端来两杯热饮。苏沃洛夫接过杯子说梁文龙一个人就行,让负责人给他讲讲这座温室的用途。

“这里是你们用来种蔬菜的地方吗?”苏沃洛夫问。

负责人答道:“这里不是,种菜的温室在楼下。这里是按政府要求搭建的实验室。”

“什么实验?”苏沃洛夫饶有兴致,“我没听说过有这回事。”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们只是每天都测一下这些泥巴的数值,然后记录一下这些植物在用了那些药剂之后的长势,定期发这些数据回去,都是按照政府的要求做的。那些没用过药剂都还好好的放在那儿,你看。”

“维持这个实验室和下面的温室挺费电的。你们这儿的电怎么来的?”

“靠风力发电。前两个星期我们回城里的时候又拿了两架‘小风车’回来。本来以为这下总算能稳定供电了,但还没装好就遇上了暴雪,现在连原先的两架都要先修整好。还好有你们来帮忙。”

“这是我们军人应该做的,不用客气。不过我们这一批都是新来的,也许你更应该感谢上一批在地堡里的人。对了,你们这里吃的够吗?”

负责人顿时愁云满面:“不够。这里人多,一个月才领一次那点东西根本撑不了多久。”说着,插在裤兜里的手习惯性地摸索着什么,但只掏出来一个空纸盒子,“妈的!那帮政府的狗杂种巴不得我们早点死……”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言的那一刻,他的舌头就好像突然打了结,怯生生地望着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脸色凝重,但只是盯着温室里的东西,装作没听到。

见他没有什么反应,负责人赶紧补充道:“要…要是没有你们的好心,隔三岔五地给我们这些难民送吃的来,我们早就撑不下去了……”末了还赔了个笑脸。

“说起这个,我们这次也带了东西来,我差点忘了队长让我负责这事。”苏沃洛夫回头问道,“那边那位,呃……”

“梁文龙。”

“呃,对。你修好了吗?”

“还不行,你自己下去分发补给吧。刚才我们上来之前还有两个人没到,估计他们这会儿应该都把东西搬过来了吧。”负责人听到有人说外语,显然有点吃惊。

“那好吧。走,我们下去吧。”于是苏沃洛夫两人下楼去了。

而坐在终端前头也不回的梁文龙其实早就把问题解决了,只是不想下去干活罢了。此外,由于地堡对网络的严格管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么久以来“跟没上网没区别”,因此他当然不肯错过这个机会。只是他发现,民用网络的管控也不比地堡里宽松多少,想回到国内的网站上还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于是便作罢,转而浏览起这台终端里本身都存着什么东西了。

但除开他平时在地堡的终端里已经熟识了的那些程序和字词,这台终端上的其他文件连名字都不认识。他有些恼火,只能随便点进去看一看了——但文件里面的内容他也一个词都不认识,只是看到有很多数字,估计是那个负责人刚才提到的观测数据吧。总之不一会儿他就对这台终端丧失了兴趣,开始观察起四周,回想那两人刚才聊的内容了。

“这里的人跟政府的关系好像很差,生活条件也很差,怎么看都不像是自愿出来的。这可跟我们来地堡之前知道的消息不一样。”

通信设备周围并不整洁,烟头被肆意地丢在地上,桌上还放着一些瓶瓶罐罐,那边的墙角里还摆着两个没有标识的货箱——走过去一看,里面装着不少零散的电器元件、几片硕大的扇叶。整个儿楼里就剩下梁文龙和那几位在温室里工作的妇女了,要不是没法跟她们交流,他就凑上去聊天了。没办法,他只好下去帮忙了。

天黑得很早,在室外工作的人趁着还能看见路的时候回来了。除了梁文龙和苏沃洛夫,士兵们都自觉地回到了驻扎的房子里。梁文龙正感到奇怪,跟队长打了声招呼:“队长,你不留下来在这儿吃吗?”

他的熊人队长只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了,免得出什么岔子。你和那边那个金毛小伙想留在这也没问题。”

在这里的居民的盛情邀请下,梁文龙和苏沃洛夫留了下来。他们拿着自带的军用速食品走进了大厅一侧的房间,显然是个被用作休息的地方。负责人说大家通常都是在门口这一块地方围着电热器和灯,席地而坐,共进晚餐。当大家都就座后,梁文龙这才见到了这里的所有居民——大概有十几人,大部分都是年长的男性,另外还有一个带着婴儿的妇女。

这顿饭似乎大家都吃的很高兴,有说有笑的,准确来说应该是苏沃洛夫跟居民们聊得比较畅快,人们问了他很多关于地下都市近况的事,他倒也什么都答得出来,不得不让梁文龙有些惊讶并怀疑他是不是在来地堡之前就一直住在城里。不过对于听得懂但说不出话的梁文龙来说,他就只能在一边尴尬陪笑和点头了。席间还有人问梁文龙怎么不说话,他却一时语塞,支支吾吾的;最后还是苏沃洛夫帮他救了场,告诉大家说他是外国人,能听得懂但不太会说。这下更是引得其他人感兴趣了,大家都对他十分好奇,问的话就更多了。结果苏沃洛夫后半场下来就像他的翻译似的,他说一句,苏沃洛夫翻译一句,最后大家都夸起苏沃洛夫精通外语来,这让他更是觉得浑身不自在了。

就在饭局快结束的时候,门口处突然出现了一个队里的亚人,他说队长有事找苏沃洛夫。他的出现一下子让这间房子里鸦雀无声。人们用一种梁文龙说不出来的诡异神色望着他,而那个婴儿则似乎因见到他受惊了,开始大哭。亚人感到十分尴尬与不适,因而马上离开了,饭局因此也在不久后结束了。梁文龙和苏沃洛夫两人回到休憩所,这里的亚人们也早已吃完了饭正在聊天,大多都在吹嘘自己来到地堡之前都在什么战场干了什么大事。梁文龙更喜欢这样的氛围,毫不费力地就加入到其中;而像刚刚那样的情况,他尚未清楚其中缘由,但肯定值得一番探究。

接下来几天过的很快,梁文龙和苏沃洛夫都加入到了室外的工作。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在据点中心和外围的风电场来回往返,每日的工作无非是清扫积雪,检修风车,安装风车。那里的风车并不多,算上他们刚刚装好的两架,也只有五架小型的风车,分散在一家废弃的旅馆周围。能在一个星期里顺利地完成风电装置的修缮,居民们很是兴奋,这股热情也感染了梁文龙他们。但在欢庆之余,梁文龙发现了一些违和的地方,而且越想越觉得奇怪——明明负责人说的是两架风车待安装,两架待修整,结果最后却有五架。他想不出个所以然,却也无心去刨根问底。

几天下来,梁文龙和苏沃洛夫跟这里的居民越来越熟络。但梁文龙发现这些人总是跟亚人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猜测也许是出于恐惧,但亚人们实际上都表现得非常平和;还有不少其他问题:这些人到底是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定居,辖区政府又是怎样的存在,等等。为此,梁文龙有一天主动靠近苏沃洛夫,但苏沃洛夫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劝他不要知道这些事为妙。无奈,梁文龙只好去问了问他的一位队员——她的回答不甚清晰,更让梁文龙感到好奇……

返程那天,梁文龙听到一位妇女临别前对苏沃洛夫这样说到:你是个好小伙,愿神保佑你。“都这年头了,居然还有人信这个?”梁文龙惊讶。对他来说,这个雪地上的据点就像白纸上的墨点,看不透却又特别引人注意。

回到地堡之后,梁文龙趁着吃饭的时候立马给顾淮均把这次的见闻抖了个一干二净。当他说起纳狄萨据点里的人不喜欢亚人的时候,本来只是听着的顾淮均也想发表几句感想。

“我跟你说,我在那儿待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就没见过那儿有人跟亚人聊天,奇了怪了。我没法问他们,苏沃洛夫又净跟我拐弯抹角,最后只能去问我队里那个女生,就我上次跟你说的毛是白色的兔子。她也答不太上来,说是很久之前城里有人好像跟亚人起矛盾了,事情闹大之后就一直是这样了。看你这样子,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也不算吧。我之前第一次跟队出任务那晚,我主动找副队认错道歉,但他完全不想搭理我,还说‘要是你们人出了什么事就麻烦大了’。”

“嘶——我总觉得你那副队肯定知道出过什么事,不然也不会这么把冷屁股贴你脸上。还好我们队里的都挺合得来的。”

顾淮均显然有些郁闷:“我们队出了这么多天任务,我只跟一个聊得来。而且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有队长和副队在那儿坐着,没人敢说话。就算是能说上话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两个队长还好,但另外两个既没有名字,又不能直接叫他们阿猫阿狗……”

“我在队里都直接叫他们兔子,狗子,熊哥,他们也不介意。”梁文龙坦率地说。

“这不太好吧。我觉得还是有个名字会好点,最起码有个外号也行。”

“你就别在这揪细节了行吧,等任务出的多了,自然就熟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