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丰收记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丰收听孙寡妇有事求她,忙问是什么事。

孙寡妇笑道,“你别看我是个寡妇,可偏生就是爱个花儿粉儿的,妹妹你这次去赶大集,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花帮我带两盆,不拘是玫瑰牡丹月季芍药的,只要那种开花的都成。这有二钱银子,妹妹你先拿着,不够了回来我再补给你。”

丰收收了银子,又问道:“帮姐姐带个东西自然没话说的。只是现在正值冬日,不知道可还有没有花卖的。小妹自然是尽力为姐姐寻访,若是没有姐姐可别怪罪。”

孙寡妇忙不迭答道:“这是自然,我不过想着这出去一趟机会难得,若是没有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丰收又问:“若是有好花,孙姐姐你最多可以接受多少钱的呢?我也没买过花,对于价钱不懂得,怕真的有缘碰上了,又因为价钱买不成。”

帮人代购自然没问题,但是万一到时候因为钱的问题闹了纠纷就尴尬了,不如现在多问一句。

孙寡妇迟疑一下,说道:“哎,听说有人为了好花,几十两几百两都花出去了,咱也不是那有钱人家,至多妹妹再帮我补二钱罢,再多我也生受不起了。”

一切打点妥当,锦源手中小鞭子一扬,小驴车嘚嘚地出发前行了。

沿着山路慢慢地蜿蜒而下,依旧是一片青山绿水,景致颇佳。丰收远眺层层叠叠的山峦,方才忽觉天地之大。

偶尔路上还有谁家散放出来的牛,堵在路上一脸闲散的嚼着草,看着走过来的二人一驴。这样清闲的日子,就连这些劳苦的老黄牛都显得格外的舒适。锦源朝它们挥挥鞭子它们才慢悠悠的散开了。

这一切在丰收看来都那么有趣,一路上拉着锦源东指西看,叽叽喳喳。

山道边也有一两户散落的人家,丰收透过林木瞧去,也见是一派殷实模样:那门前载着果树,院里种着花草,屋檐下晾晒着果脯、腊肉、香肠,就连房顶上还趴着几个黄澄澄的大倭瓜看着喜人。院里养着一条肥肥的大黄狗,瞧见他们吠叫两声,看他们只是路过又趴了下去晒冬日暖阳。

丰收的眼睛一直离不开那户人家,恋恋不舍直到看不到了这才转回了头,说道:“真好,这家人准过得挺幸福的。”

锦源悄悄看了丰收脸上的期待,啥也没说,就嗯了一声。

丰收倒是开始畅想起来了:“咱们的院子多空呀!将来咱们也在院子里种点果树,嗯——种点杏,种点枣,种桃子也好,春天来了桃花开得粉红,多热闹!”

锦源还是嗯了一声,心里默默记着丰收说过的品种。

“还可以种一颗无花果,我感觉那玩意挺好养的,结的果也多,熟透了的无花果新鲜摘下来就吃,可甜了!”

“咱们若是有闲心,也学孙姐姐一样,在院子里种点花,又香又美。”

“哦对了对了,也应该养一只狗,再养一只猫,那才有意思呢。你说猫儿狗儿会打架吗?哈,打架也有意思。”

锦源就是不停的点头,专心的记。

早上起得太早,五更天就被拉了起来,丰收这一路虽然兴奋,但是渐渐的也就又被困劲蔓延了头脑。终于叽叽喳喳的嘴巴慢慢停了下来,晃晃悠悠又要睡过去。

再次睁开眼,已经是到了山下了。

适从碧山下,又至绿水畔。眼前的具有别样风味的美景再次激活了丰收,她指着那条翠带一半的河流问锦源道:“这条河好漂亮啊,它有名字吗?”

“有。”锦源催着小驴车缓缓从石桥上走过,带着丰收从那河水上横跨到对岸去。“叫做牛叫河。”

丰收伸头去看桥下的河水,是她难得见到的清澈,因他们这片地域氤氲着来自南方的温暖和湿润,河面未曾结上厚冰,还能看到有灵活的鱼在石头间往来翕忽。本以为这样灵秀的水会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听见锦源说出牛叫河三个字,丰收忍不住笑了。

他们过了桥,丰收再回首观望,瞧见他们方才走过的桥是用色彩斑斓的石头砌成,与剔透的河水和苍翠的远山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她忍不住又伸出手比做画框,默默在心中构图。碰巧这个时候一个老农赶着牛车从桥上悠哉而过,丰收莞尔一笑,这老农与牛车出现的妙,画面立刻有了生活气息。

丰收放下手笑道:“牛叫河这名字不错,又好记又有生活趣味。”

此刻已到正午,丰收感觉肚子越来越空,不一会儿便开始咕咕叫起来。

锦源像是早猜到她的窘境一样,在她身边柔声说道:“再往前走一点儿就到了崖底村了,我们去那边讨点水,吃点东西再上路。”

果然没一会儿便见密密的一排村落,就连他们走的土路也变成了石砖铺路。这崖底村的房屋鳞次栉比,家家都是砖瓦房,有的殷实人家还起了高高的门楼,瞧着很是气派。

有一户人家门口有一个老婆婆抱着娃娃在门口晒太阳,锦源赶着车过去,笑着说道:“大娘,我们是山上赤霞村的,赶了半天路了,跟您老讨口水喝。”

“哎呦,好,你们等着。”那老婆婆放下手里的娃娃,转身就进了屋。那小娃娃便站在原地,睁着豆子一样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丰收,把她都看得不好意思了。

正手足无措之际,那个老婆婆已经出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白瓷茶壶和两只茶碗,给丰收和锦源一人满满倒了一杯。

热腾腾的水进了嘴里,竟是满口的甜蜜,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茶水,没想到是老婆婆熬的红糖水。

丰收仰脖子一饮而尽,未曾想到自己对糖竟有如此的渴望。在现代总是一不小心就摄入过量的糖,此刻变成了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老婆婆看丰收这个样,笑眯眯地又给她满上一杯。

“你们赶着车是去干嘛呢?回娘家?走亲戚?”

锦源笑道:“哦,不是的,我们去县里面赶集去。”

老婆婆咂嘴道:“哎呦,要跑那么老远去买东西啊,咱们崖底不是也有大集吗?”

崖底村是方圆几十里内的大村落,平时赤霞村的人赶集一般也就到此就足够了,老婆婆故此有这一问。

锦源忙答道:“小可手里有些山货,到县里或可买个好价钱。”

老婆婆点头道:“不容易,多跑点路也好,省得钱都给那些二道贩子赚去了。来,你有水壶没有,这些热水都给你装上,路上还远呢!”

锦源连忙再三谢过,取过了随身的水壶来接了老婆婆的水。

说话期间,那小娃娃还是一直盯着丰收看个不住,那老婆婆抱起他来笑道:“怎么,瞧着这小娘子漂亮,你这臭小子眼睛都不舍得眨了?”

那小娃娃不会答话,只管一个劲的看,这下彻底把丰收闹了个大红脸。

告别了老奶奶,锦源找了一处清净地方停车歇息。丰收这才偷偷朝锦源笑道:“第一次听人家说我漂亮呢!”

丰收自认长相清秀,但觉得自己是够不上漂亮的,猛的有人夸她,虽然觉得虚受了,也忍不住心里偷乐。

锦源一脸诚实的说道:“是漂亮。”

丰收道:“得啦,顺嘴的奉承我可不听。”

锦源一怔,更加认真地说道:“是真的,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了。我只是不说。”

丰收听了本当是喜,但一想到他第一次所见的彼丰收并非此丰收,便又觉得不该喜,之后只得悠悠然叹了一声,实在是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女儿心事。

锦源于此细微之处自然察觉不出,只是哄着丰收吃了干粮喝了糖水,休息足够了,这才上路。

丰收问道:“咱们那个赤霞村是哪两个字?”

自打穿越而来做了村民,丰收很长时间都不知道村名具体是什么,此刻既然提起,不妨细细问问。

锦源思索一下道:“就是天上晚霞的意思。”一时他也想不清楚该怎么解释是哪两个字。

“哦——”丰收立马就懂了,她也时长在晚饭后欣赏满天红霞,确实美得醉人,用来做村名倒也雅致。

“其实听说原来不是这个意思。”锦源又说道,“小时候听黄村正讲故事,他说之所以在这个偏僻山窝窝里有一个村,那是因为前朝战乱的时候,有一位女侠带着她救下的人们一路逃到这里,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又远离战火,便将让众人在此安居,自此一代一代安居乐业便扎了根。”

“噢,原来是红妆女侠,好,这个赤侠更好!”丰收先是称赞,接着又不忿,“既然村民们受了女侠恩惠,就该铭记于心,改成虚无缥缈的晚霞做村名不就是忘恩负义了吗?丹青史册上只见王侯将相,让这些巾帼女儿悄然掩于天际。”

这一番言论,若是让黄村正或者是陈员外一类人听到,绝对要大呼一番离经叛道。

但现在听的人是锦源,他虽然一句话未说,但心中却是感叹丰收眼光独到,这样的想法他原来怎么一点儿没想到过呢?

正自思索着,听到丰收又在问他:“这位女侠姐姐是何方人士?她是什么人有这么打的本领能带着一村老幼逃离战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