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丰收记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红衣女侠的故事是每个赤霞村小朋友的童年必备故事。

话说当年——这个当年黄村正和陈员外说法不一,一个说是一百五十年前,一个说是一百七十三年前,为此两人经常争论不休——终归是一段已经久远到黯淡褪色的年代。

那个时候天下分裂,南北两朝裂土而治,除了两个大朝还有许多小国盘踞一方,在夹缝中求生存。

赤霞村民都是来自一个叫做陈的小国,国被南朝所灭,臣民自然就做了俘虏。

南朝将军抢空了陈国皇宫与百姓财物仍是不足,便打起陈国皇室陵墓的主意。于是将陈国氏族百姓一批批的抓来,拷问、屠杀。

就这样血腥的询问持续了两天,也不知牺牲了多少无辜百姓,突然南朝将军帐中有个随军的姬妾说她破解了陈国皇陵地宫的方位。她是个聪明非常、美貌非常的女子,将军对她素来宠信,此次听她破解的十分合理,称赞她又立一功。

这第三批陈国百姓本以为逃过一劫,未曾想这女子虽然生的天仙一般,心思却歹毒非常,说这些百姓不识大局,居然这个时候还为了陈国皇室保守秘密,不如将这些百姓也带到皇陵,到时候将他们活埋在空坟之中,全了他们对皇室的“忠义”。

将军实际已有屠城之意,倒也乐得陪这个姬妾玩,便答应下来。第二日便带着一伙亲兵押着二百余百姓一同去了皇陵。

果然如那女子推算找到的地宫入口,众兵士喜出望外,强盗一般砸破墓门,将里面的金银珠宝统统搬上地面,甚至连棺椁中的枯骨也凌乱地搬了上来。

百姓们见此情形想到一会儿自己要被填入那可怕的深坑之中,呼天抢地哭喊起来,他们忘了是他们的国君昏庸招致国灭城屠,忘了是敌军将领烧杀抢掠才会血流成河,他们只记得是这个女人说要活埋他们,只将那姬妾骂了个狗血淋头。

那姬妾同将军笑道:“这些人实在聒噪,妾去亲手杀几个,看他们还敢摇唇鼓舌,请将军赐宝剑一用。”

将军大笑应允,那姬妾便抽出将军腰间寒光凛凛的长剑,跃下马车。

众百姓皆不敢言,却见那美人笑意盈盈,手中长剑嗤嗤几声,却是将几个看管百姓的兵士刺倒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那女子斩断身边一百姓手上绑缚的麻绳,大喝一声:“跑!”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跑动起来,他们的手还被串连在一起,因而乌泱泱都往一个方向奔逃。

这一场变故始料未及,加上兵士们的注意力大多还都集聚在宝物上,一时追赶之人极少。即便有几人追赶,也被那女子以宝剑斩杀,未曾想这些亲兵勇将竟不敌一个女子。

将军见状大怒,取出随身的弓箭,一箭破空而去,正中女子背心。

一个女子即便有一身高强武艺,冰肌玉骨却如何能承受钢铁之箭,她一声痛呼摔在尘土中,如玉山倾倒,揉碎满地桃红。

人群中有人折返回来,将女侠架起,一阵风似的逃去。那将军眼看他们逃远,只恨此番出行未曾带弓兵一同来,不然几轮强弩射过去,哪还有一个活口能逃?

众人一路逃,渐入山林,追兵终于甩脱,这才有暇停下来查看女侠伤势。只见鲜血早已染透罗衫,一探鼻息也微弱难查,眼看是不行了。有人不肯放弃:“还是先把箭头拔下来,止住血,兴许还能有救。”

于是几人狠下心,撕开血衣,拔出了箭。剧烈的疼痛刺激了濒死的女子醒来,她瞧见眼前情形,知道众人已是逃出重围,微微一笑,张口说些什么,只是声音微弱听不清楚。

一个伶俐的妇人趴在她口边,方才听清,她说:“儿家本也是陈国人氏,生如浮萍,几番辗转,没曾想会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故土。将军早有屠城意,我只有此法救……可惜……”

往后所言便听不清楚,那妇人见状忙问:“姑娘叫什么名姓,好歹要给恩人立块碑!”

再问哪里还有回音,佳人已逝,芳魂消散。

众人本是忙个不停,止血裹伤,渐渐一双双手都慢慢停了下来。此刻,悲伤变得格外安静。

殓埋了香骨,众人重新振作起来,清点了人数,原本二百余人已少了一半,被追兵杀害者有之,体弱落队者有之,众人垂泪,在女侠坟前一起祝祷一番。

不知是否真有英灵保佑,村民真在这山中找到一处世外桃源,便在此处扎根,一代代生存下来。

故事至此全是告一段落,丰收听得难过,忍了半天终于还是滚下泪来。

“原来这红衣竟是她的血染出来的,我……我……”丰收觉得心中有千百句话想说,可张口却讲不出来,她只是觉得心疼,世道两个字压在一个人的头上实在太重。

“她最后说可惜,是可惜什么呢?”丰收抽抽鼻子,又忍不住遐想起来。

“或许可惜不能救下更多的人吧,留在城里的父老乡亲想必难逃一劫。”

丰收点头,又道:“也许可惜自己不是男子,否则她一身武艺,早可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又何须做人姬妾像个物件一样被人送来送去。”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想,若是一个身怀大才之人,仅仅因为是女人就被世人轻贱,那该说可惜的应该是制定了这个不公法则的世界。

如此一想,未免又要灰心,自语道:“我今日能坐在这里品评她的不幸,实际不是她太不幸,只是我太幸运而已。”

这句话声音低得近乎耳语,锦源只察觉她说在说话,却一个字未曾听到,忙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丰收忙掩饰地笑了笑,提高声音对他说道:“我刚刚是想说,这位女侠不知在哪里学得一身的武艺?按理说她一个弱女子,生的美丽,又是侍妾出身,琴棋书画、歌舞弹唱,谁会教她习武呢?”

“你这么一说,确实出奇。”锦源听到妻子又问出他从未想过的问题,苦恼的摸着胡须思索,终于试探着给了个答案:“既然她是将军的身边人,也许将军喜欢她,教她些武艺做闺中情趣也是寻常事。”

这个解释中规中矩,倒也挑不出错处,不过丰收总是不满足于这样缺乏想象力的答案,她说道:“也有一种可能,女侠姐姐可能是北朝安插在南朝的刺客,就等着她什么时候刺杀了将军,既然是刺客自然是有武功的啦。她临终前叹的一句可惜,或许是可以没能杀了那个残暴不仁的将军。”

锦源便十分赞同她所说的,两人又一番探讨,终究属于空想了,当年的种种根由,早已淹没在时间洪流之中。就像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想要解答,却无法再找到正确答案,只能各人心中自持观点了。

两人一路说去,意犹未尽,丰收又将许多书中千古留名的奇女子的故事搬出来讲给锦源听。从西施昭君,讲到红拂绿珠,从怎样的生有意义,谈到怎样的死有价值。

小驴车一路缓缓而行,二人挥洒谈笑,不觉竟已又过了半日,便已来到了城楼之下。

还未进城,丰收便察觉到与山村中大大不同的繁华来。城郭两旁道路上有许多茶铺、面摊、小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的招呼着来往的行客。

继续往前行,绕着城郭有一圈河流,想必是护城河了。河岸两边植满绿柳,紧贴着河水的地方还密密匝匝地种着迎春花,此刻虽然正值冬月没有绿叶,迎春花却好像早早地透过寒冷发觉了春的存在,星星点点地开出金黄的花。

“哇,好漂亮啊!”丰收不可避免的还是产生了村里人进城的兴奋感,虽然她原来见过更多的高楼林立和灯红酒绿,但是摆在眼前的新场景还是让她不由自主地惊叹。

丰收的反应让锦源心里偷着乐,他说:“城里更漂亮呢,你看了就知道了。”小驴车欢快地驶进县城。

刚进了城没多久,就听见悠扬的暮鼓声响起,太阳在鼓声中一点点的沉落在城墙之下。

这鼓声让丰收产生了一股浓烈的历史沧桑感,千年后的她也曾买了张门票上过鼓楼,看见一个大鼓空荡荡的伫立在那。此刻她虽未见到鼓楼,只听到声音便体会到其中的厚重,一日日一年年,不知有多少人伴着晨钟暮鼓起床、休息,真是人生代代无穷已,鼓声年年闻相似。

“夕阳西下,飞鸟归巢,锦大哥,我们去哪?”丰收幽幽地问道。

锦源笑道:“我们马上也到了。”

锦源熟练地驾着车在县城的小道里左拐右转,在一家位置偏僻的小客店门口停下了。

店伙听到门口有动静,立马跑出来迎客,瞧见是锦源立马更加亲热:“锦大爷,好久不见!可巧,您爱住的那间客房正好空着呢,马上给您收拾出来,您先里面请。”

丰收从驴车上蹦下来,店伙瞧她一眼,笑道:“锦大爷恭喜啊,有了位这么好的夫人,路上也不寂寞了。”

小店虽小,服务却极其殷勤。帮着锦源停好驴车喂上草料,又是打水洗脸洗手,又是上热茶点心,虽然房子简陋,但让丰收硬是感受了五星级体验。

被褥一眼看去也是干净舒适,丰收赶了一天的路早累坏了,往床上一座就要歪下。锦源笑着拦她:“别忙躺,出去吃了晚饭再休息吧。”

于是二人又重新下楼,刚走到大街上,忽听背后有一人高声喊道:“锦源!锦源!”丰收回头望去,却不知是何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