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女教授重回八零年代 > 第27章 不小心成了状元,去市里买房

第27章 不小心成了状元,去市里买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月底,到了返校查成绩的日子。远远地就看到了校门口挂着横幅,走近了看到上边写着“祝贺我校余苒同学成为市文科高考状元!祝贺陈鑫同学成为县理科高考状元!”走进校门,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恭喜你啊!余苒!”余苒一路含笑道谢,走到教室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脸都僵了。

教室里也是一片恭喜声,余苒笑着道谢。然后转移话题:“大家知道成绩了吗?”众人摇头,班主任还没有来呢。

又问余苒:“你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吗?”

余苒摇头,余苒自己估计应该在570分左右,但这次高考语文是众所周知的难,余苒就不想刺激大家了。还有人说数学也难,一时间众说纷纭。

这时班主任走了进来,大家安静下来,眼巴巴地看着班主任。

班主任笑:“这次大家考的还不错。当然最好的就是余苒了,县文科状元,也是市状元,还是语文、英语单科状元,总分569。有史以来文科最好成绩。”

众人一片惊叹声。

班主任继续:“马远志也不错,县里第2名,榜眼,531分。其他同学也不错。”拿出成绩单,“你们往后传,大家都看看。注意别给撕坏了。”

余苒看着自己的各科分数:“语文90,数学97,英语100,历史95,地理92,政治95。”真不错,这次京大没跑了。

班主任把余苒叫出教室,拍拍余苒的肩膀:“余苒,好样的!”

石老师接着说:“拿了市状元,市里、县里、学校都会有奖励,县里还会安排个专访。”

余苒赶紧推辞:“专访就算了吧,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石老师:“估计推不掉,想想怎么说吧。后边学校还有可能安排你介绍学习经验。”

余苒苦瓜脸。。。。。。

余苒回到家,晚上老爸老妈知道她去学校看高考成绩了,看着她欲言又止。高考完,他们一直没敢问她。怕她没考好,伤心。老爸还说:“留在家里多好啊,老爸养你。”

余苒笑了:“考的不错,我是市状元。”

老爸/老妈差点儿惊掉了下巴:“市状元?我家出了个市状元?”

老爸掐了自己一把,嘶,真疼:“这是真的?!”

老爸兴奋起来:“我老余家出了个市状元,真是祖坟冒青烟啊!”不行,一会儿得给老祖宗上个香,感谢他保佑咱家!

不一会儿,老爸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出去嘚瑟去了。

过了两天,余苒和老妈说和同学约好去市里玩两天,顺便买个行李箱回来。余苒上学时用的是老爸原来的木头箱子,现在再拿着它去市里上学就不太合适了。女儿成了高考状元,老妈心里美美的,这点儿小事当然不会为难她。实际上,余苒是想去京大附近去买房,上学前准备好,开学就可以住进去了。

循着前世的记忆,余苒先找到了京大附近的居委会,问里边的一个阿姨:“阿姨,咱们居委会管租房卖房吗?”顺手塞给阿姨几颗大白兔。

阿姨拒绝:“不用不用。”

余苒:“拿着吧,给家里的孩子吃。您不要,我也不好意思跟您开口啊。”

阿姨收了糖:“我们居委会现在不管租房卖房了,你得去房管所。”又指了指:“离这里不远,你出门左转,走个三百多米就能看到。”

按照阿姨指的方向,余苒又找到房管所---一个小院子,里边有几间平房。余苒走进一间办公室,问一位三十岁左右,面相憨厚的大哥:“大哥,咱们这儿有人出售房子吗?”

大哥脸上浮出笑容:“有啊!你想买哪里的房子?”

余苒:“京大附近,以后上课方便。”

大哥一听,更热情啦:“有几套京大附近的房子。你想要什么样的?”

余苒:“四合院吧。最好是不用收拾、拎包入住的那种。”

大哥笑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这里正好有个符合你要求的院子。房主还是京大的教授,退休了,儿子在南方工作,催他们去南方养老。”

余苒也笑:“麻烦大哥带我去看看。大哥贵姓?”

大哥:“免贵姓余。”

余苒进一步确认:“哪个余?”

大哥:“年年有余的余。”

余苒更高兴了,“真巧,我也姓余,我叫余苒。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余大哥也笑“有了你这样一个上京大的妹子,我可是赚大了!”

余大哥:“我叫余京伦,以后你要是买房租房来找我。”

余苒点头:“以后肯定少不了麻烦大哥。”

谈笑间两人走到了一处小院的门口,余大哥敲门:“张教授!张教授!”

不一会儿就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有人正往院门走来。随后小院的门开了,一位六十来岁、精神矍铄、满身书卷气的老爷子出现在门口:“小余啊,有消息啦?”

余京伦:“张教授,这位小妹妹考上了京大,想在附近买套房子。”

张教授惊讶道:“不是刚知道高考分数吗,你就确信自己考上了京大?不是一般的自信啊!小丫头,你考了多少分?”

余苒微微一笑:“569分。”

张教授:“你叫什么?”

余苒:“余苒。”

张教授:“原来你就是余苒啊!市里的文科状元!”

余苒不好意思了:“不值一提。也就随便考考,运气好。”

张教授有点儿见猎心喜:“快请进快请进!”

余苒和余京伦走进小院。房子打理的很好,余苒一看就喜欢上了。三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张教授领着二人在小院里转,一边走一边介绍:正房三间,一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两间东厢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空着(余苒打算作客房)。西厢房两间,一间是卫生间,一间原来是杂物房。卫生间很让余苒满意,蹲便,陶瓷的,带冲水马桶的那种。终于不是自家那样的旱厕了。算上院子不到300平米,离京大两站地。小院里还种了一棵石榴,一棵海棠,太让余苒满意啦。

张教授得知余苒考上了京大,父母不放心,哥哥也正好在市里不远的地方进修,就想买处房子让奶奶过来照顾他们两个,直接报了自己的底价,20,000元。余苒没有意见,双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签了买卖合同,去房管所办了手续,余苒拿到了手写的房本,就这样成了有房一族。临走时还给余大哥塞了100元的红包,同时拜托他有好房子想着自己,四合院、楼房都行。余大哥惊掉了大牙,还要买?!

余苒和张教授回了小四合院,本来还以为过几天才能收房,没想到当天张教授就给了她钥匙。房间的旧家具都不要了,说是没地儿放,也不值几个钱。余苒想再给张教授加五百块钱,老教授死活不要,摆摆手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