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纪有堂还是给了宋与观展示机会,哄着小家仙继续当向导。
“青州样式是什么?”纪有堂如此问道。
宋与观面无表情:“你分明知道。”
“忘了,我只想听你给我讲。”纪有堂低头,贴着宋与观耳朵示弱。
宋与观睨着那张过分漂亮的脸蛋,假装自己没有脸红:“哦,那你好好听吧。”
纪有堂总是能完美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现在,他在听宋向导讲课。
“要说青州样式,便当提起青州龙兴寺遗址。96年发掘出的400余尊造像,被誉为‘一次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填补了北齐和东魏时期佛教实物资料的不足。”
宋与观顿了一下,心道北齐和东魏说反了。但他懒得改,继续往下说。
“张怀瓘著《画断》道‘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所说三人是张僧繇、陆探微与顾恺之。以往人物造型瘦削清秀,而张僧繇所绘有所不同,肉指的是形,他画人物偏丰腴圆润,也影响北齐时期的佛像面庞。这种风格称‘面短而艳’。
“而‘秀骨清像’形容的则是陆探微的风格,也是对六朝汉风美学的整体概括。陆得其骨,骨是结构之意。其特征是面目清秀,颧骨微突,此风格在北魏晚期的佛像上表现得多,很多常见的胁侍菩萨便是这种风格。”
纪有堂安静听着,笑道:“你是该去做老师的,教资考来总得有点用。”
宋与观:“……闭嘴。”
他又继续讲了。
“说完面,也该说衣。青州三样式是前面说过的袒右式、通肩式和双领下垂式。
“汉魏士大夫装束有一个典型特征,是褒衣博带,即着宽袍、系阔带,此类袈裟衣褶厚重,遮盖体态,例如第六窟的释迦。不过青州也有些许佛像如此装扮。
“北齐我就记得俩,一个叫曹衣出水,主打一个单薄简约,‘其体稠叠,而衣服紧致’;另一个是双阴线衣纹,北齐造像典型纹饰……”
宋与观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纪有堂那么有条理,甚至还会说完一段别的再回去补充。说着说着一佛二菩萨,又会跳回去说宝冠璎珞,然后又说佛座和圆雕的发展……
他把自己昨天看的都大致讲了一遍,接过纪有堂递的水就灌。
游客听讲很认真是他的荣幸,可是业余向导要被渴死了。
后来还是听纪有堂讲。
两人逛了大多数窟,纪有堂也不紧不慢地给宋与观介绍,有些没什么好说的就略过,说过的就问宋与观还记不记得。
宋与观纯懒的,他直接摇头。纪有堂也不拆穿,就这样轻声细语简洁地又说了一遍。
纪有堂愿说,宋与观定然不嫌烦,于是两人的离开时间比预计迟了一个半钟。
宋与观捧着凉粉,餍足道:“有妇如此,夫复何求!”
纪有堂不反驳任何,看他吃完,把手机屏幕推给宋与观:“吃饱喝足,那就来享福吧。”
宋与观低头,只见是一条通知,写着现定宋与观先生为剧本男主角,20号左右可以来B市xxx基地报道……
宋与观没回过神:“哪部剧那么没礼貌?”
纪有堂默默收回手机:“你是盲蛇而不是蟒蛇吧。”
几秒后宋与观才反应过纪有堂给对方的备注是“苏一岱”。
“是苏导?”他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两人当晚就飞回了H市,宋与观兴致勃勃打算提前出发,先去玩几天。
宋与观南宋时和荀白住在长江,元明清时也懒得动,久居江南一带,养养宠物,听听风雨,日子也这么过了。
去过北方,但也不多。
除了衣物没什么好收拾的,宋与观洗完澡后趴着刷微博,翻了翻自己主页,才想起好久没营业了。
想到就做,宋与观立马翻相册凑出大同九宫格,点击发送。
过了会翻评论区,宋与观被逗笑了。
【鱼缸学会营业了非常好,但是脸呢?】
【我对着信天翁和鬼屋的先导片段和剧场日常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好不容易盼来一条营业微博……脸呢?】
【本大同人不要景色要照片啊啊啊啊!】
【鱼缸你看隔壁殷渝!他家粉丝屏保每周更换不带停的!你猜我的壁纸是从哪个综艺截下来的!】
【楼上不如截唐戏老师发的大草原短篇,镜头多多而且帅。】
【想看脸plz】
【想看脸+1】
【跪求鱼缸以后发自拍好吗,灯鱼们要养料不足了……】
【本一眉道人要变成愁眉道人了……】
他笑着看纪有堂:“果然还是去拍点vlog吧,我要被粉丝网暴了。”
纪有堂思忖着,然后道:“建议你先和那只小狐狸去唱歌,不然后面应该很长一段时间都回不来。”
宋与观:……
是了,他差点就把黎念给忘了。
然后纪有堂凑过去亲宋与观脸:“你要个人照片找我啊,我拍有很多。”
“偷拍?举报了。”宋与观往旁边一躲,红着脸撇嘴。
黎念还没回H市,但是先发来了歌词文件和伴奏。
歌名叫《西城先生》,歌词讲的是一只狐狸和一个书生的故事。旋律有别于黎念其余风格,相对跳脱活泼。
[片瓦压着几箱书卷
拓印几份八股案上钻研
饥肠辘辘 被香味吸引
晃晃悠悠 攀上谁的窗檐
小小书生 招手唤我
盼我从此宿
曾听闻 西郊有只狐
偷鸡会叩门 放一本书
可我贫穷 鸡鸭皆无
借一晚鱼汤 换你来住
百般思量 终究是入屋
此处遮风雨 亦有些食物
……]
看了几句宋与观就笑出声。
这首歌,是真实事件改编——是他和黎念的相遇。
遇见宋与观时,黎念是只刚开化不久的狐狸。西郊这边人家不算多,哪家被偷了鸡鸭,一条街都知道了。
这也是宋与观特意挑的居所,人少,清静,但这种安逸的生活被一只偷鸡的狐狸打破了。
这也是当时街坊怪谈,有人见到一只狐狸叼着书在树丛中穿行,红色的毛发如火。而每次被偷鸡的人家,早上起床总能在门口发现几本书,可能是《论语》,也可能是《金瓶梅》之流。
这边没有书肆,也不知道这狐狸从哪户人家偷了书。
可这边到底偏僻,农村人为主,大家公认有学识的便是村头住的那个家徒四壁,去年却中了举的年轻书生。
于是书都被热心邻居送给了贫困书生张濂之。张举人作为报答,承诺帮街坊解决那只偷鸡的狐狸。
某夜狐狸又来偷鸡,可村里人鸡鸭都锁进了笼子。狐狸弄不开锁,白费了力气,饥肠辘辘。
直到它闻到一阵香味。它抬起头嗅嗅,是鱼汤。
如果……如果能偷偷蹭一口……
它这么想着,轻松弹跳上了窗台,卷帘未放,它清楚地看到一名蓝衣书生坐着,冲它招了招手。
它惊疑不定地看着那个人类,而后者笑容可掬:“你好呀,小狐狸。”
狐狸转头就要跑。
可张举人动都没动,一股深厚的气息瞬间散发出来,把狐狸笼罩在内。
赤狐的尾巴一夹,几乎连动都动不了。
近千年的大妖……它愣着。
动物界向来弱肉强食,精怪也一样,有这么一个千年大妖在,它觉得自己就是在劫难逃。
开化的动物有一个交流的共同频率,狐狸动了动鼻子,开始向这个“人类”服软。
“实在抱歉,我不是故意打扰……”
蓝衣书生打断:“不必道歉,是我在此处特意等你。”
小狐狸一惊,住了口。
它在族群里也不算狡诈,这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下来吧,”书生敲了敲桌面,“这碗汤就是给你的。”
这可是千年老妖啊!小狐狸压根就反抗不了,只得跳下去,一步步走到书生面前。
鱼汤散发着香味,于它而言是一场酷刑。
它真的要饿死了。小狐狸有点委屈地想。
男人笑眯眯:“饿很久了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宋与观,是蟒类,蛇精。”他在说“蛇精”二字还加重了一下语气。
“我是想问,小狐狸,你是否愿意留下来,陪我一起生活?”宋与观早就学到了纪有堂合理给甜枣那招,此刻也用得顺手,“我会教你学习,教你化形,不收取分文,你唯一要付的代价就是陪在我屋里,明面上当宠物吧。”
宠物?小狐狸撇了撇嘴。
宋与观看了看鱼汤,加码:“保证每顿饭都有你的份,饥饱与共。”
这就很动人了。
宋与观戚然道:“其实这边的人都很穷,我没有鸡鸭,只得暂且招待你一碗鱼汤。你想,你先前偷鸡鸭的行为让多少民众恼火了啊,辛苦修炼数载,到头来日日饥肠,甚至惨死街头,不是很不值当吗?”
是啊。都开化了,哪还愿意窝囊地活着呢?
小狐狸想了想,把前爪放到宋与观手中。
他选择一个遮风挡雨、日日有食的场所,若能成人,就是大赚了。
宋与观微笑:“合作愉快。”
小狐狸名叫黎念,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说是理念、信念之意。
宋与观也不管,营造着自己的书生人设,偶尔对小狐狸的化形进度做些指点,次年就进京赶考,留黎念在家。
黎念很同情这个大蛇精,想不通为什么宋与观要去考功名。
可能是为了赚钱?毕竟这半年来宋与观确实日日都准备了饭菜与他共享,但实在算不上好。一周就两三次鸡肉猪肉,其余多是这书生自己钓的鱼,也还算吃得饱。
黎念心情很矛盾。
离去前宋与观也没说什么,黎念打算过几天就回林子里,却不想第二天就有人推门进来。
黎念眯着眼,看着面前的男人。
“你好,我是此处城隍,小宋托我负责你一年伙食。”男人和蔼地笑,“不必担心,每子时午时,食物必于窗檐。”
黎念是没想到宋与观这个大蛇精居然还和城隍有牵连的,他点点头,道了声“多谢”。
城隍送的饭餐餐有肉,黎念那叫一个感动,恨不得弃宋与观投城隍。
但他也知道这是宋与观带的恩惠,吃饱休息之余努力修炼。
几个月之后宋与观就回来了。
他打着哈欠和城隍打招呼:“小朱中午好啊,近来实在辛苦你了。”
城隍笑道:“不必,此小狐狸也乖巧,日日修炼盼你回来呢。”
黎念:?感觉什么不太对?
宋与观道:“前十榜不做考虑,至少进士是没问题,日后我可能做个通判或知县,小朱你多担待了。”
城隍只问:“京官不好?”
“这里有只小家伙呢。”宋与观指指黎念,“我不爱京城,区区官位,早腻了。”
此蛇乃名垂青史的大唐宰相宋微,其他小官不放在眼里也正常。
城隍点点头:“我就先回去了,过两日来我屋里聚餐?”
宋与观点头应下。
黎念懒得管,只顾着口腹之欲:“你进士的话,我们是不是就不缺肉啦?”
宋与观微笑:“逗你呢,从来不缺,东郊那边有个鸡场,我资助的。”
黎念:???
他大为悲愤,狡猾的蛇,真是不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