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平凡生活 > 第39章 要不要合作

第39章 要不要合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上八点,何闲和顾远琼终于收拾完自己,坐在了离酒店最近的一家餐厅里,准备好好吃顿饭。北城的菜何闲大都很喜欢,可惜青城是个美食荒漠,除了少数几个火锅店,几乎没有北城口味的餐馆。所以这次既然来了,就得满足一下她。本来今晚是跟所里的老同学一起吃的,为了照顾顾某人的情绪,何闲还是选择跟他一起。

九点多的时候,何闲还在努力的啃着鸭架,杨玲的微信来了。

杨玲:何小闲,你不是说要回来睡的吗,上床时间到了,你人呢?

何闲:还在吃饭。。。

杨玲:跟你家顾远琼一起?

何闲:当然。

杨玲:你真不打算给我介绍一下?

何闲:鸭架吃嘛?

杨玲:可以的。

何闲:【定位地址】来吧。

放下手机,何闲跟顾远琼说,“准备一下,我的闺蜜要来了。专门来看你的。”

“。。。。。。我要准备什么?现在去刮个胡子么?”顾远琼无奈,他出门急,连换洗衣服都没带,身上还是昨天的衣服,搞不好都臭了。

何闲脱下手上的一次性手套,伸手摸了摸他毛刺刺的下巴,又捏着他下巴左右转了转,“没事,留点胡茬也挺性感的。”

杨玲估计是从聚餐的地方直接杀过来的,打完招呼靠着何闲坐下后,就端着茶打量起顾远琼。看了一会后,掏出手机给何闲发微信。

杨玲:眼光不错啊姐妹。不过没想到你喜欢这种粗犷型的啊,这气质,颓废里带点痞气,可以的!

何闲:。。。你误会了,今天这是他非正常造型,平时是斯文西装男那个型的。不过你说的有道理,今天这个看起来也不错的。【得意】

杨玲:挺好的,等你啃完这盆骨头,跟我去拿行李。春宵一刻值千金,别在我那浪费时间了。

何闲:行叭。

杨玲放下手机,又开始使坏;“何闲同学啊,明天所里的活动,你要带顾先生一起去么?”

何闲叼着一块鸭架,不可置信的转过头看她,她这是嫌她死的不够快吗?要带着顾远琼去所里,见到小导师的话,她要怎么办?

何闲用眼神刺杀着杨玲,可惜这人脸皮厚,根本不在乎,还笑的格外无辜。

顾远琼看着她们眉来眼去的,心里也知道何闲是不想带他的,“我也不是所里的学生,不方便进去的吧。我在酒店等你吧小闲。”

杨玲用眼神给顾远琼点赞,不错,上道,不会让女朋友难做;再看他一会给何闲递纸一会添水的,看起来也很照顾她,那她也就放心了。能让何闲放弃小导师的男人,自然应该要比小导师更值得何闲喜欢,不然连她都会为小导师不平的呢。

所里的周年庆,他们实验室这几年毕业的学生在国内的基本都来了,其实所并不是大所,每年进来的研究生也就几十个,所以参加的人也不算特别多。

何闲有点担心待会遇见小导师会有点尴尬,就一直跟着杨玲,跟老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连参观实验室都没去。

不知道是不是小导师也是一样的想法,这一天都没看到人,一直到下午在礼堂开大会,何闲才在主席台上看到陪同领导的小导师。

杨玲戳了戳何闲胳膊,悄悄说,“本来作为所里年轻一辈埋头苦干代表的技术骨干,龚老师平时都不太参加这种露脸的活动,今天反常啊,我刚听我同事说他今天一天陪同领导到处应酬。”

何闲点头,明白杨玲想说什么,但是这一切都只能这样了。过完今天,真的很多年都不会见了,惟愿他一切顺遂吧。

活动一结束,何闲就直奔机场了,顾远琼在那等她。

杨玲今天晚上要在所里参加晚宴,就没法送她了,她自己打车去机场。网约车在高架上慢慢开,周一的下班时间,一如既往的堵。

时间还充裕,何闲也不急,透过车窗看着灯火闪亮的北城夜景,默默地与这座城市告别。她在这里求学七年,细想起来人生也没多少个七年,更何况是最青春的年月了。她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很多,得到了安身立命的本领,遇到了三两至交好友,足矣。

回到青城后,日子又继续过,顾远琼还是跟之前一样,大半时间在何闲家里住,剩下的时间多是两边跑。

他们两个人之间,感情的事情虽然说清楚了,可是工作的事情,仍然没有解决。这天下班顾远琼接了何闲回家,两人吃完饭坐在客厅闲聊。顾远琼就说:“小闲,北疆的项目你没去,按你的判断,以后你只能走技术线了,对吧?”

“嗯,怎么了?”事已至此,何闲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心情也不会受影响了,“我走技术线也挺好的,这样的行活对我没有负担,反而轻松了很多。”

顾远琼点头,他了解何闲,她不是没有能力做更多的管理,只是她性格里洒脱自由的一面让她不喜欢沉浸式的处理那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做脱离技术的事情。

“确实技术线相对是最单纯的,你能接受我觉得也很好。”顾远琼接着道,“但是我想,长期只做技术,路线难免狭窄,你在这行人脉也足够,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挥。哪怕行业下行,也不是说完全无事可做了。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出路?”

何闲想了想答道,“想过的。我对行业判断跟你是一致的,但是转行风险大于继续在行业里内卷。”

顾远琼点头,他也认同这个观点。

何闲接着道,“我现在工作的平台其实不错,业务范围广,不止在地产开发,还有很多基建项目,我又是小专业,灵活性强,所以目前本职工作的上升是不能放弃的。要说其他,目前还在弄的那个小咨询公司,可以再考虑一下发展方向,不过那个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

“说到这个,你打算什么时候带我见见人呢?我想要一个名分的。”顾远琼拉过何闲的手,捏着她的手指玩。

“这个倒是简单的,你觉得有必要的话,现在就可以约起来了呀。”何闲很随意的说。“不过你觉得这个咨询方向能长久么?今年我们几乎没有新业务,原因是之前的上游,也就是我们的甲方,都几乎活不下去了。”

“嗯,其实不光是你,我也在这样的困扰里。你看,咱们的工作,都是属于产业的乙方,非常被动,你上次说的那些我也一直在考虑。我现在初步想法是我这边要分两条路线走了。”

“怎么分?”

“我个人和公司分开发展。”顾远琼说到,“当然这是一时的,我个人的部分最后还是依托公司产生实际价值。”

何闲沉思,这倒是个新思路,“那你有具体计划了么?”

“差不多吧,前面半年我一直在跟平川那边几个长期合作的施工单位接触。之前想的是把资质卖给他们,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政府项目现在多于地产开发,所以当地需要很多EPC模式操作的项目,施工单位那边需要跟设计单位合作,作为联合体才能参与。”

“是的,确实这么个趋势。但是你公司规模上没有优势,这方面你有没有想法?”

“你说得对,所以我最近在寻找合适的青城大院,想谈一下挂靠合作的模式。”顾远琼道,“青城这边你比我熟,有没有推荐的?”

何闲想了想,“我大致明白你的意思了,EPC其实只有大院才有优势做,所以这边做的比较好的有三个大院,其中最适合你的应该是G大院。他们也是第一批做这个的,他们的模式就是大量的挂靠,由挂靠的团队带来项目,增加整体的合同额,现在市场份额占得也很大,这几年合同额总量应该是最高的。他们的挂靠制度应该也是最成熟的。”

“好,那我看看有没有渠道接触一下。”顾远琼点头。

“这个不用担心,你准备好了跟我说下,我给你找好人,到时候我带你去聊就是了。”何闲说,“不过其他两家,我也会帮你联系人,我建议你也去聊聊,我的判断毕竟是我个人的理解,你的公司你最了解,多看看不是坏事。”

顾远琼点头,“其实准备工作我基本做完了,资料都是现成的。”

“如果挂靠的事情推进顺利,我现在的资质就没用了,我打算还是出售,平川那边还是有需求的。”顾远琼补充。

“嗯,那你真是轻装上阵了。”何闲想了想,“你把公司主要业务签到青城的话,人员上怎么考虑呢?”

“现在看来,老员工里愿意到青城的很少,专业都配不齐了,所以后面项目的设计部分只能是找总公司的分院做了,我这里的人起个把控审查的作用吧。”顾远琼已经考虑过这个事了。

何闲点头,“我觉得这个思路挺好的,其实后面经营才是你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技术上的事情完全可以由第三方来完成。”

“对了,机电方面如果你那里没人,可以跟我们那个咨询公司签战略合作,到时候机电技术上的事情都由咨询公司给你做掉。”何闲提议道。

顾远琼也点头,“我觉得可以试试,本来在平川的时候,机电也是人最少的,也都不愿意到青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