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好事近 > 第271章 迎来

第271章 迎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瀛的遣唐使是在初冬的一个上午到的。

迎来送往的人里有鸿胪寺的右少卿顾大人一位,同时还有一位新晋的左少卿,恰是当朝的驸马,新科的探花郎罗戟大人。

左少卿罗大人端的是玉树临风,年少有为,前途无量,长安城随便一个男子见了这样的罗大人都要惭愧得抬不起头来——娶了皇帝女儿的那能是一般人么?

两位少卿,就这么一男一女、一左一右、一文一武地垂手而立,紧密地团结在了鸿胪寺卿杨骎大人的两侧。

略略知晓些宫中秘辛的人龇牙咧嘴地看着这整齐养眼的三人,颇觉感慨地预言道:“看着吧,人家早晚是一家人啦,鸿胪寺嘛,还不都是给皇亲国戚开的!”

杨骎负手而立,也觉得此情此景堪称诡异,可罗戟的任命下来的突然,他甚至根本来不及跟顾青杳打一声招呼,所以眼睁睁地看着顾青杳一大早来码头就毫无预兆地跟罗戟打了个照面。

出乎杨骎的预料,顾青杳见了罗戟一丝意外的表情都不曾有,行了礼,道了两句吉祥话,寒暄片刻,进退有节地站在了她该站的位置上。

杨骎心里酸溜溜地“呵”了一声,心想她可真能装。又不得不感慨人家装得真好,若非是他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真的是一丝一毫都看不出来。

相比之下,罗戟的城府和涵养就差劲得不是一点半点了。

杨骎从姐姐那里知道罗戟并不想来鸿胪寺,而是想进军中,理由他自然明白,不过姐姐这么安排也是希望他这个做娘舅的看顾着点甥女婿,为人母的人之常情,杨骎也完全理解。

罗戟明明心里知道日后免不了要和顾青杳抬头不见低头见了,可还是管理不好自己的表情。此刻正盯着和通译官们闲聊的顾青杳看,被杨骎一个眼锋丢过去才老实了。

“你想死吗?”杨骎不动声色地凑近了,在罗戟的耳边低声说,“还是你想看她因你而死?!”

罗戟正待要开口辩解,被杨骎隔着袖子一把攥住了胳膊:“你给我管好你那俩眼珠子,从今往后,你眼里的女人只能是涛涛,别的人用不着你操心!”

罗戟并不受他的威胁,把声音压到最低:“她看上去一点都不开心。”

杨骎加大了手上的力气:“这跟你有关系吗?!”

“你口口声声说爱她,你又做了什么呢?这就是她被你爱的结果?”

罗戟克制着目光不去追随顾青杳,杨骎正待要反驳,鼓乐鸣奏声已起,闲聊天的顾青杳也归位,垂手而立,目光平视着靠近码头的船,遣唐使到了。

使团领队的是一位姓田泽的大人,中等身材,面皮白净,三十多岁的年纪,说一口流利几乎没有任何口音的汉话雅言,乃是东瀛派来第一批遣唐使中的佼佼者。他率先下船,按照规矩给杨骎施礼问安,做了一番来程的汇报后,又和顾青杳与罗戟分别见了平礼。略叙一番后,远道而来的使者们便在田泽的指挥和安排下分批有序地下船。

这一批遣唐使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批,总数接近五百人,顾青杳疑心东瀛几乎把半个国的人都给派来了。来的人大部分是青壮年,有读书人,也有专门来大唐学习各门技艺的学徒工匠。他们一股一股、一簇一簇地从船上往岸上涌,没一会儿,顾青杳就看得眼花缭乱了。

按照计划,这些人要先集中安排学习三个月的汉话,然后再分门别类地安排师傅去学艺。这么多人,顾青杳无论如何不能一个一个地亲自盯着他们的课业,不过问题倒也不大,左右翰林院里有的是青年才俊,借调一批过来也就是了,只不过人选还是由自己一一选拔过目才好,有的人擅长读书却不擅长教书,或许远达兄可以给些建议。

顾青杳一边看着这些下船的遣唐使,一边在心下做着思量,眼前突然递过来一本文牒。

“顾大人,这上面的人,我要你亲自盯着他们的学业。”

顾青杳从杨骎手中接过文牒,翻开看了看,上面五花八门的名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都有,只是都不怎么讲究,太郎次郎一大堆,洋洋洒洒的,得有四五十号人。

杨骎补充道:“这上面的人都是择优而选,学成后要回东瀛的幕府担任要职,因此启蒙师格外关键。”

顾青杳没再多说什么,点头答应下来,这时田泽大人拍了拍手,用东瀛家乡话呼唤了几声,立刻就有一群衣衫相同,脚踩木屐的小光头们聚拢了过来。顾青杳在心中暗暗叹叹,看来这东瀛水土确实不怎么养人,人才们一个个长得袖珍玲珑,跟萝卜丁似的。小光头们一排排地站好了,在田泽大人的指挥下齐刷刷地给顾青杳鞠了个躬,瞅这个诚意劲儿真是足足的,伴随着一串咿咿呀呀,在腔不在调的稚嫩童声,顾青杳才看明白这竟是一群小孩儿。

她扭头看向田泽大人:“哟,怎么都是小和尚啊?”

这些要重点培养的人才个个都是十岁左右的稚童,有着黑漆漆的亮眼睛,有的活泼泼,有的羞怯怯,在顾青杳看着他们的同时也在打量观察着她。

“不是的,顾大人,不是的,”田泽大人立刻凑到跟前来解释,“都是普通的男孩子,在本国内特地挑选过的,都是最聪明伶俐的才带来大唐,只不过是海上路程久,怕他们头上长虱子,这才把头发剃了。”

顾青杳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露出一点难得见到的笑意来。她蹲下身去,给这个掸了掸衣衫上的灰尘,捏了一下那个的脸蛋,跟小光头们咕叽咕叽叨叨了两句,最后站起来对杨骎说:“放心吧。”

杨骎看到她见到小孩子心情总算有半分愉悦的样子,也难得一阵松快,一点头,道了句:“有劳。”

顾青杳没看他,回了句:“多谢。”

她是闲不住的人,她知道,他也知道。

罗戟也不是摆设,他要负责这些小光头们的骑射武艺的教导,这当然不是杨骎的安排,若凭他的本心,他恨不得远远把罗戟送到天边外去,永永远远地让他和顾青杳不要再见面,相忘于江湖才最好,可这是皇后的意思。爱女心切的皇后为了给女婿选个合适的职缺费尽了思量,主要担心女婿跟着共事的同僚去什么风月场所,眼下可好,鸿胪寺既有杨骎这个舅父盯着,驸马每天教小孩子恐怕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可谓是煞费苦心。

杨骎并不担心罗戟和顾青杳会在这种共事的氛围中旧情复炽,他们俩已经永永远远地结束了,他们都不是不顾他人死活的自私之人,但凡还顾念着一丝对方的安危,他们也都会规行矩步,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会说,不该看的一眼都不会看。

近五百人的遣唐使,陆陆续续地忙到半下午才把人都从船上迎下来,照理说,这一日便合该收工,各人回各家歇着去了,顾青杳活动了一下筋骨,打算向杨骎道一声告辞。罗戟已经先一步告退,顾青杳掐着点打算跟他错开再走,岂料杨骎语气平静地叫她再留一会儿。

顾青杳觉得这肯定又是他要找的什么借口,于是不得不加快脑筋想给自己也找一个借口赶紧离开。

她现在不是不能和杨骎共处,只是时间不能长,也不能是和他单独的两个人,否则心口处就要持续不断地抽抽着疼,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她也不打算细想,真要是当做什么事正经地想了,不知道会得出个什么结果来,她未必能够承受。

杨骎还是比顾青杳快一步,不等她想出什么逃避的借口,他就直接说:“公主要见你。”

顾青杳也纳罕了:“她为什么要见我?我不想见她。”

杨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出了她掩饰得很好的不知所措。

“不是你想的那个公主。”

顾青杳听他这么说更加的不明就里。

杨骎只好尽可能缓和了语气安抚她:“马上就来了,信上说是你见了面就知道了。”

说着,捏住了顾青杳官服袍袖的一角,以免她不管不顾地拔腿跑掉。

一艘漂亮的蓬船驶近了,率先从船上下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大,五官端正,全副袈裟披挂的白净和尚,他一手托着钵,一手拄着禅杖,走到杨骎的面前半阖着眼道了一句佛号。

杨骎双手合十还礼,称了一句“师兄”。

两人短暂地寒暄了几句,顾青杳听明白原来归元寺的得舍老和尚是这青年俊僧的师父。

杨骎安排了车驾要送这位俊朗不凡的师兄去归元寺,顾青杳贪看人家相貌,因此和尚上车前特地转身面对了她,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杨骎伸出手捂着顾青杳的后脑勺,摁着她微微颔了首不得已把视线投向了地面,顾青杳半推半就地给俊僧还了礼,目送车驾远去,仍然是不明就里。

视线再回到那只漂亮的蓬船,船首上已经站立了一个端丽的身姿,一身白衣胜雪,头脸用帷帽遮着,看不清容貌五官。美人身段婀娜地扶着船工的手臂下得船来,径自走到了杨骎的面前,开口唤了声:“大公子。”

杨骎的身子躬下去:“晚辈见过——”

美人轻轻笑了一声,一把把他扶了起来:“算啦,咱们两家的辈分怎么排都排不清楚明白的。”

说完,美人伸出一只手托住了杨骎的下巴仔细地端详他的面孔和五官,末了不含情绪地点评道:“你还是长得像你母亲多些,身子骨架倒是和你父亲如出一辙。”

杨骎微微地颔首,没有说话。

美人转向顾青杳,伸手撩起了帷帽:“来,向我行个礼,别叫别人来挑你的错处。”

顾青杳愣住了,张了张口,没有发出声音。

杨骎隔着官服的袍袖轻轻托了托顾青杳的手臂:“这是陛下的妹妹,持盈公主。”

妙盈望着顾青杳,微微地歪头,妩媚地微笑着,顾青杳这才后知后觉地拜下去,气息颤抖地唤了声:“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