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本王已死 > 第5章 五

第5章 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起这件衣物,还有个故事。

临安王武将出身,人高马大,生的几个孩子也随了他的基因,一过十五岁便开始疯长。连雨年与沈青池不过一岁之差,却高出他整整一个头,体态端雅清素,如玉如竹,无论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比他更像个养尊处优的皇子。

由于抽条得太快,连雨年那时一季要换两次衣物,因着九皇子不受重视,偶尔会碰上制衣局不尽心的时候,偏偏他又不能穿不合身的衣服丢了皇家颜面,每到这时,他就只好让侍从把衣服拿到宫外改改,将就着穿。

这件衣服却是个例外。

某次沈青池犯错受罚,连雨年身为伴读,也得陪着关禁闭。

彼时百无聊赖,他便拿了不合身的衣物自行拆改,打发时间,衣襟上的桃花正是他亲手所绣,还被沈青池昧着良心夸了句心灵手巧。

这花当时看就觉得丑,现在看……

越发丑得扎眼。

连雨年一撇嘴,不着痕迹地藏起表情中的嫌弃,却没有察觉自己盯着陛下出了神。

自登基以来,沈青池很久没再被人如此放肆地观察扫视过。但奇怪的是,他也并不排斥。

顺着连雨年的视线垂眸看了眼身上的衣裳,又将他神色间的微妙变化尽收眼底,沈青池眯了眯眼,心下疑窦陡生,面上倒是不露半分。

扯了扯衣襟,他有意无意地摩挲着领口的桃花纹,微微一笑:“丹先生,这是你第二次见朕不拜了。”

闻言,连雨年倏地回神,为他语气中的凛凛寒意所感,突然感觉陛下披着“小临安王”旧衣的事也不怎么值得惊讶了,顿了顿,缓缓躬身。

但就在他拜下的那一刹那,沈青池忽然心痛如绞,眉心用力蹙起,想也没想便伸手虚托住他的手臂。

二人同时一愣,隔着三步距离僵持不动——连雨年是搞不清状况不便贸然行事,沈青池则说不上来究竟是为何。

半晌,城府如渊的天子率先收拾好情绪,慢慢收回手,倚在小几边沿,不着痕迹地揉了揉心口。

那里仍在没来由地钝痛,令他看着连雨年的眼神越发幽深。

“罢了,念在丹先生有功,朕不计较你的两次失礼。”沈青池淡淡一笑,“那玄玉瓮与瓮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听他问起正事,连雨年心下一松,虽然仍被疑惑纠缠,但正想先把要紧事解决,就听见他又说:“来人,赐座。”

有侍从循声进来,为连雨年搬了张低矮的坐几。他斜了一眼那小凳子,平静道谢后落座,视线正好对着陛下胸口——那枝从领口延下一节的歪斜桃花。

连雨年没有多想,看着沈青池的双眼解释:“回陛下,此怪物是一种无名厉鬼,常出现于战场之类有无数人死亡的地方,由他们的冤魂与怨煞所化。死的人越多,诞生的这类鬼怪体型便越庞大、扭曲、丑陋,因每只厉鬼形体不同,实力不一,表现迥异,故无法归类取名,只能以无名称之。”

“至于封印它的玄玉瓮……玉瓮本身无甚出奇,真正起到镇压作用的是那块薄木板。陛下不知,那木板上原本刻着上古人皇敕令,是个‘封’字,用以镇压怪戾凶物。只不过单字敕令力量单薄,难以将之久困,今日……嗯,也是巧了。”

人皇敕令出自神话时代的人皇圣旨,由于保存不善,残存至今只剩孤字,散落在大江南北,几乎都处于明珠蒙尘的境地。

它们的作用与丹家传承内的术法相同,只是力量源头不一样。丹家术法借的是天地之力,天道之法,而人皇敕令借用的是人族的气运,用来对付凡世之外的异物。

连雨年摸摸鼻尖,绝口不提自己不小心抹掉了敕令的事。

撒谎。

沈青池心头冷不防冒出这两个字,没来由的、无意识的,就好像被他摸鼻尖的动作勾起了什么预判本能,心湖上风波起落,转瞬而过,快得没等他想明白缘由,就已彻底平息。

他定定看着连雨年少顷,问道:“朕观那怪物体长近五米,形貌可怖,照先生所言,要死多少人才能使其长至如此巨大?”

连雨年垂眸默算,脸色渐渐冷冽:“恐有数万。”

沈青池笑了。

他倚着榻上小几轻笑,笑声清凛顿挫,像极了决定夺嫡那夜,他饮了两壶酒,醉倒在连雨年腿上问他是否愿意相随,在看到他迟疑不答的瞬间褪去所有醉意,对他露出的那抹浅笑。

那是他们唯一一次离心,也是沈青池第一次那样笑。

“数万,数万啊……”

帝王讥诮的重复话语惊醒了沉浸在回忆中的连雨年,他垂下眼,听他用沉郁顿挫的语调说道:“那只玉瓮……朕初见它是在五年前。先太子入主东宫第二年,突然对那里许多陈列摆件十分不喜,命人换了一批,玄玉瓮就在其中,一直置于他的侧殿。”

连雨年垂首,忽见身前的衣摆一动,沈青池弯腰凑至近前,故作温和,却仍是极具侵略感的视线勾着他不由自主地抬眸,望进帝王清幽冷寂,恍如日光斜洒的深潭般的眼波。

“先生的意思是,先太子所住之东宫底下,正埋葬着数万枯骨?”

“朕那好兄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在朕的父皇眼下,在这处处是眼线的帝都最扎眼处,屠杀了数万人?”

“而我盛朝国都之内,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眼瞎耳聋,被蒙了心窍,任他行恶作孽,却无一人知晓?就连他的部署也都是丧心病狂之辈,到他倒台那日情愿被株连九族,也不肯说出此事将功补过?”

一句比一句凛然深刻的质问从天子口中吐出,越是轻描淡写,就越威势深重。

连雨年却不为所动,迎着他的目光从容答道:“是,但也不是。”

沈青池直起身,慵懒地靠回软垫,身上出鞘一瞬的锋芒被掩进烟云重锁的深沉:“说得明白点,朕不喜欢听人打哑谜。”

他退开,连雨年也垂下眼帘:“草民方才动手之前,陛下也看不到那只怪物。先太子能将它藏起,自然也能藏起这些枯骨。”

沈青池回忆起他那仿佛让空间碎裂的一剑,颔首:“倘若先太子切实掌握了那般藏匿之法,倒不是不可能瞒过外人。”

连雨年继续说道:“至于先太子如何瞒过多数手下与身边人……陛下,凡间事凡间断,非凡间事,凡人却是无法插手的,想要蒙蔽他们并不困难。您只剪除了先太子那些普通部下,他们或许真的对此事一无所知,真正知晓它们的人,在妖蛊教,在您尚未履及之地。”

沈青池略做思忖:“倘若那只怪物当真是妖蛊教以非凡之法喂养而出,理当颇为噬杀,一经放出,必使皇宫内外血流成河。可玄玉瓮入宫以来,虽有人因其而死,数量不过寥寥,这却是为何?”

连雨年一下被问住了,丹家传书里只粗略记了下这种怪物的存在,习性和解决方法一概没有,陛下问他,他去问谁?

但上有惑,下不可不解,连雨年认真分析了一会儿,硬着头皮给出解题思路:“许是因为木盖上的人皇敕令吧。敕令孤字难支,力有未逮,但并非全然无用,总能拦它一二。”

沈青池沉吟片刻,淡淡地“嗯”了一声:“此事怪谲,世所难容,想让朕相信你,你需要证明你的猜测——找到这数万人的尸骨,如果他们真的存在。”

连雨年问道:“陛下确认这只玉瓮一直放在东宫偏殿?”

沈青池点头:“第一次见是在那儿,前几日朕命人打开东宫,清点先太子余下财产入库时,它也在那儿,而且初次打开瓮上木盖的那批内侍均已死亡,死状……一如先前的术士。”

若非如此,承天受命的帝王绝不会在祖庙以外的地方怪力乱神。

连雨年起身,袖摆漫卷飘垂,掩他一截利落优美的腰线:“那草民请开东宫,让我入内一观。”

“准。”

“谢……陛下?”

连雨年一个“谢”字还没说完,就见上首的天子拢衣站起,从自己身边走过,带起一阵扫过鬓角的风。

他条件反射地快走几步跟上,沈青池又忽然止步转身,差点让他停步不及,撞个满怀。

沈青池上下打量他一番,微微一笑,像极了当年的少年文士,却使人辨不清喜怒:“丹澧先生出身草莽,朕理解你不识礼节,但也不能时时如此。”

连雨年一怔,旋即挑眉。

他?一个三岁就进宫,自幼在宫里长大的人不识礼节?

是行礼时躬身幅度不够?还是说话时语气不够恭敬?

连雨年压下反驳的冲动,回想一路过来的经历,除去两次因为震惊忘记行礼外,他还做了什么失礼的事吗?

正在他头脑风暴的时候,沈青池冷不丁走近半步,两人身高相当,目光也就这么直挺挺地撞上。

他笑了笑,眉眼温柔地舒展,如画如词:“下次回话,不可直视朕。”

“……”

连雨年张了张嘴,在望见沈青池眼底的冷意后,鸦青色的眼睫慢慢垂落,如同雨后山雾四合,遮蔽青屏。

“……是。”

年少受宠的伴读当然可以直视无底线地纵容自己的九皇子。

但他已经不是小临安王,面前人自登基那天起,也不再是无论在哪儿用膳,都会习惯性把饭食分他一半的九殿下。

用十四年养成的惯性和任性,他必须改掉了。

得到满意回答,沈青池转身接着走,才只迈出一步,左胸缠绵不去的闷钝痛楚便猛烈加剧,像燎原的火焰吞没了他的心脏。

但他只是顿了顿,便神色如常地离去。

那日过后,这点疼痛于他而言,确实只是寻常。

……

暗卫与皇城禁军将整座东宫包围得密不透风,沈青池在近卫的保护下走入偏殿前的庭院,立身于萧索秋风中。

偏殿是东宫女眷的住处,而东宫自先太子被赐死后便封宫至今,没有人气,无人打理,满庭都是飞灰落叶,金殿蒙尘。

但除此之外,沈青池感受不到任何阴冷死气,只觉得负责设计建造东宫的那批人能力了得,哪怕他已经坐拥天下,住进辉煌繁美的皇宫,也不禁为这里的精巧绝伦而心生赞叹。

“丹澧先生,请吧。”

沈青池坐在侍从搬来的软椅上,托腮看向宫门,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

连雨年从他身后走出,仰头环顾面前的殿宇,晦暗天光从刚落过雨的云层边沿渗漏而下,打在他昳丽却冰冷的面容上,恍若冰雪里开出的重瓣牡丹。

他的眼底映出碧瓦飞甍、雕梁画栋,也映出笼罩在偏殿顶上黑沉沉的浓雾。雾气中伸出数条宛如实质的黑铁锁链穿插/进宫殿各处,绷紧笔直,锈迹斑斑,表面腾起腥臭的血气。

锁链的每一处落点都是一个房间,它们原本属于先太子的六名妻妾。

伸进太子妃居所的那条最为粗厚,也和其他锁链最为不同——它一直在剧烈颤抖,相互扣合的铁环碰撞出声声脆响,偶尔又会发出如同在磨刀石上打磨钝绣的刀剑那般令人牙酸的声音。

“丹先生看出什么了?”

沈青池温润的嗓音悠悠传来,连雨年微微偏头,用余光隐晦地扫他一眼,方回身垂头应答:“陛下,请开先太子女眷居所。”

沈青池抬手,两队禁军立即上前,在外面把六间院子的门窗全部打开。

“先生可还需桃木剑?”择青上前问道,身后的小内侍立马端上三柄新制的剑,比之前那把做得更加用心细致。

天子近侍,总是特别有眼力见。

连雨年拱手道谢,随意拿起一把,又问一名近卫借来匕首,想了想,在剑刃两面分别刻上一句话。

择青站得近,看见了他刻的字,却不认得那是什么字,便归于是丹家传承,低头没有多看。

连雨年也不解释,握住剑刃默念前身背诵的经文,昔时他念来寻常普通的字句,此刻却引动冥冥之力,影响天地,带来一阵又一阵清冷恬静的风,和风里若有似无的幽清吟唱。

仿佛天道之音,声如钟罄。

又似海妖歌谣,诡若凄风。

清风吹彻整座东宫,卷起众人的发丝、衣摆,吹起又抚平他们的疑惑。

上古时期,人与鬼神共存的年代,有圣人布道天下,道音落处,声声催开莲花。

沈青池闭上眼睛,在这阵风中得到了久违的心灵宁静,脑中心中诸多杂念被寸寸抹去,于是许多隐藏极深的心念便自然而然地水落石出,高耸凹陷,交错纵横,摊在面前的明晰如海上明月,匿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