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种田之锦绣荣华 > 第53章 林大郎进京

第53章 林大郎进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安淑来家没几天,林大郎就要出发去京城了,已经比预计的时间要晚,不能再拖了。

依照林易的想法,是想他留在家里的。

除了避免被严氏之祸波及,也是为了不想林大郎再遇到前世的妻子王氏女郎。

前世,林大郎除服后便出发去京城读书,次年春和同窗好友在京郊跑马时被王氏女看上,此后常受到她的纠缠。

彼时林大郎孤身一人在京城,与家中虽有书信来往,但此事一是不好说出口,二也是不想让家人担心,故未曾告知家里。

王氏女父祖皆是朝中高官,权势煊赫,林大郎即便多番拒绝,王氏女依旧不肯放弃。

直到林二郎进京参加国子监考试,发现这事才往家中寄信。

但家里知道的太晚,此时国子监乃至小半个京城都知道王家的女郎与林大郎纠缠不清。

待林智和林易守完孝回京,王氏女的父兄上门,半强迫地让林大郎和王氏女订下了亲事,没到一年便成亲。

当时他们想的很简单,这王氏女出身名门,学识教养应当不会太差。即便之前行事不妥,他们也只当是爱慕林大郎所致。

除了这件事,京中从未流传过有关她的荒唐传闻。

哪知他们二人成亲后,王氏女三天两头的闹事。

先是因为周佩宁管家闹了一场,说应该是她的婆母吴月皎管家再不济她如今嫁了进来成为长媳,也该她来管。周佩宁不想因为这个起矛盾,本来也是因为大嫂不耐烦管这些琐事而接手的,王氏女这么一闹也就随她了。

息事宁人没几天,她又开始嫌弃家里宅子小,说已经分了家,林易一家不该住在这。

林智不愿意,家里财产是已经分割过,但明面上他们还是一家人,村里的族谱上可没有写分家二字,他是打算子侄们都已经成了亲有了孩子再正式分家的。

而且,京中房屋价格一日高过一日,好位置的房子更是难寻,现在让林易一家搬出去,去哪找合适的宅院呢?

王氏女才不管这些,不合她的意就三天两头的闹,林大郎和她天天吵架,但他性情温和,再厌烦也做不出特别过分的事。

知道自己夫君是只纸老虎,她更加嚣张起来。

林智无奈之下找来她的父兄,言及再这么闹下去他们也只好送上一纸和离书了。

王氏女父兄还算讲理,却也没有完全妥协,提出让林大郎夫妻二人搬出去住。王氏女的嫁妆里有一处合适的宅院,也不需要林家出钱。

林智起初是不想同意的,林大郎是长子,先搬出去住像什么样子。还是吴月皎劝说,说看王氏女这样子,也不指望她以后会给他们养老送终,兴许小夫妻离家里远了反倒会好些。

林智没有办法,王氏女的父兄不答应他们和离,更别说休妻了,不到最后他也不想走到撕破脸皮这一步。

林大郎和王氏女搬出去后家里倒是清净了许多,就是可怜了林大郎。

这王氏女掌控欲极强,她不允许林大郎脱离自己的视线太久。

林大郎去国子监上学,必须有一个她的人跟着,回来后事无巨细地禀报。她还不允许林大郎和同窗好友聚宴和外出游玩。

林大郎没多久就受不了,大吵一架后一气之下偏不如她的意,到同窗家里住了一晚上。

没想到王氏女次日就跑到林家大闹一场,砸了许多东西。

林大郎愧对家人,也只好妥协。

总而言之,林大郎自从与她成亲后,基本上是一天消停日子都没过过。

没多久就爆发了严氏之祸,不过半年洛阳被攻破,林易被陷害,林家男女老少尽皆下狱等候发落。

这个时候,王氏女的父兄来到狱中,扔下一纸和离书,将王氏女带走。

那时朝廷判决还未下,身为亲家,王家不说帮他们一把,还火上浇油,迫不及待划清界限。

放到别人眼里,就是林家肯定有问题,连亲家都不肯为他们说句话。

若说作恶多端,那王氏女也未曾杀害过人,甚至杀鸡都不太敢看,但不知是怎么养成的如此极端的性格,只能说娶她进家门实在是一场灾难。

基于此,林易是不想林大郎再回京中的。

但看目前这情况,林大郎自己非常想在国子监读书,家里其他人也不太想他放弃这机会,林易便也不多说了。

只在林大郎出门前一天,林易单独嘱咐了他几句。

若是遇到有人与他说婚姻之事,只管推脱给长辈,他不能自己做主。

此外,除了林大郎的小厮外,林易还给他配了四个家丁,都是受过骆大武训练的,武力值还不错。

最后,林易让常年跟着林智的管事福全也跟着林大郎上京,并特特嘱咐了若是有女郎纠缠要如何如何做。

前世林大郎就带了一个小厮上京,虽然依旧住在家里,但仆从一半回了村里,一半在京郊的庄子上。

林大郎觉得他只需要安心读书就好,别的一概不管,留在京中的管事仆从没他吩咐也不多事,以至于林大郎压根没想到手中也是有人可用的。

林易觉得前世林大郎若是在王氏女纠缠他的开始就采取行动,可以有许多种摆脱掉她的方法,不至于拖到林二郎入京,事情已经基本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回京中的宅子已经租出去了,林大郎只能住在国子监的监舍或者再租一个小院子。

林易吩咐福全,让他在国子监附近的坊里租一个小院子,但不是给林大郎常住的,而是跟去的仆从的落脚地。

林大郎还是住在监舍里,若真遭到王氏女的纠缠,她进不去国子监,林大郎会少受许多骚扰。

王氏女的兄弟也无人在国子监,或许能找在国子监的亲戚,但还是没那么方便。

林易让福全多注意林大郎的状况,若是外出游玩,他一定要跟着,还要至少带两名会武的家丁,最好是四个都带上。

福全年纪大些,对许多事都有经验,能够随机应变。其他家丁的用处就是真要有什么事,他们一圈人直接将林大郎围住带走,也不失为一个简单粗暴的好办法。

福全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感觉大郎君不像是去京城求学,反倒像去打架的。

还有二老爷与他说的遇到女郎纠缠的应对方法,他更是不明白了。

要真有女郎看上大郎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啊,就算大郎君不愿,说明白不就行了,哪里还需要他们解围呢?

别说福全会不理解,如果林易不是经历过一世,这些事情实实在在发生了,他也不会相信会有这种人。

不管福全怎么想,林易还是好好嘱托了一番。

经年的仆人有一点好处,对于主人交待的事情,就算再难以理解也会照做。

福全将这些一一记在心里。

虽然难以万全,但该做的都做了,林易也只能如此。

其实,在大郎上京前给他定下一门亲事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就算王氏女难缠,她的父兄应当不会强迫大郎娶她。

前世王家其实是不太看得上林家的,只是王氏女太过偏执,他们没办法才遂了她的心愿。

这辈子如果再加上林大郎已经定亲,阻碍更大,为了名声王家也会放弃。

可惜没有合适的人选,林易也不愿意为了林大郎脱离火坑而草草结亲。

如此,就看林大郎的造化吧,

让林大郎经一经事也好,别成了只会读书的呆子。

送走林大郎的那天,众人依次告别,到林易时,也没什么好说的。

能说的前一天都已经说过了,他也只说了一句“若是在京中待的不开心就回家来。”

面对家人的不舍和担心,林大郎一一接下,听到二叔这么说面上依旧如常应下,心里却在感叹,他二叔真是越来越感性了。

他历经千辛万苦考上国子监,即使和自己想像的有些差别,确实比在学堂和家中读书比起来烦心事多了许多,读书不清净,但他还是向往那里的。

他是家中长子,理应为底下的弟弟妹妹作出表率,成为长辈的骄傲,就算再难,他也要在国子监待下去。

林二郎上前,对他说道:“明年我便进京参加国子监的考试,届时咱们兄弟在京中相聚。”

林易:别想了,不可能让你去的!

到了启程的时间,林家众人目送林大郎离去,直到再也看不见人影,都觉得心里空了一块。

家里突然少了一个人,需得一段时间适应。

有孕后的林安淑更加多愁善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刚和这个弟弟见面不超过十天,就又分别了。

林大郎走后,林安澜得赶紧去学堂了,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

林家的小学堂也挪到了村里,林智也开始让剩下的几个郎君准备着往学堂走。

林智是先生,什么时候开课他说了算,有事耽搁就没有迟到这一说,因此林五郎慢悠悠得跟在几个哥哥身后,看着林安澜匆忙的样子偷笑。

林安澜无暇理会他,抽空和林安淑告别:“大姐姐你在家里好好休息,中午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了好吃的。”

说完不等林安淑回应,就往学堂方向跑。

再不走真要迟到了。

有林安澜这一下,离愁被冲淡了许多,林安淑也不那么难过了。

对于林安澜说的好吃的,林安淑有些期待。

她回家后心情舒畅,食量大大增加,偏不喜欢吃肉,林安澜觉得这样不行,就想琢磨点现在没有的好吃的给她吃。

满足食欲的同时还能补充些营养。

昨天的粉蒸肉就得了林安淑的青眼。

单独的蒸肉很腻,林安澜让厨娘把五花肉片先腌制一段时间去腥,裹上碾碎的米,下面垫上青菜再蒸,很好的减淡了腥味和油腻,林安淑吃了好几块。

有了成功先例,林安淑期待着今天的菜品,心情颇好地回了东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