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漠西桥史 > 第18章 018生辰

第18章 018生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盛一十六年,初雪。

今年的冬雪来的愈外得早,晨间刚一睁开眼睛,就感觉一阵寒意扑面而来,桥络缩了一下身子,看向了外间。刚进屋的侍女赶忙把门关好,走上前来,放下厚厚的冬衣。

“三小姐,下雪了,你得穿厚点了。”

“好。”桥络眯着眼睛,微微点点头。

……

不过两刻,桥络和桥恪两人便都坐在了饭桌旁,桌上的白粥冒着热气,配着翠绿的小菜。

侍女走上前来,捧着盒子轻轻放到了一旁,对着桥络行礼后,就退下了。

桥恪歪头瞅着,有点好奇,“三姐,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给伏大公子的生辰礼。”

桥恪更加好奇,放下手中的勺子,走上前去,打开了盒子。

“咦,这不是大哥的琴谱吗?”

桥络眼皮轻抬,“你认得?”

“那当然,我虽然不会弹琴,但大哥的东西我都认得,喏,这首曲子,就是我七岁那年,求着大哥给我作的,我还得记得当时大哥弹给我听的样子,曲调欢快,让人听了就欢喜。”桥恪翻开琴谱,摸搓着纸张,心里有点不舍,“怎么拿大哥的琴谱给别人作生辰礼?”

“这琴谱留给我们俩,就是一个摆件,不如送给合适的人。”桥络望着碗底的白粥,只觉得腹中微胀,放下碗筷,接着说道:“伏大公子是好琴之人,又能和大哥作出和曲,我觉得给他,很合适。”

桥恪轻轻把琴谱合上,又放回盒子里,低声回道:“三姐说得有理,好琴谱自然是要给好琴者。”

一夜落雪,整个圣京仿佛披上一层棉被,路上行人缓慢,除了偶尔的吱呀踩雪声,只剩下万籁俱静。

桥络和桥恪裹着厚厚的披风,骑马缓行,行了许久,才到了太傅府门前。

此刻的太傅府门,已是人声鼎沸,车马不断。

两人勒马停住,跨步从马上下来,门前的侍从立刻上前,接住了两人手里的缰绳。

桥络带着桥恪上前,手里请帖一递,门前的老仆立刻弯腰接过,高声笑道:“二公子早有交待,桥小姐和桥公子请里面请。”

桥络微微颔首,带着桥恪跟着引路之人走了进去。

太傅府的宅院算不上很大,但却是处处装饰得雅致肃静,桥络两人随着侍女引路,到了宴会内堂,入眼便是鼎沸人群,或男或女,皆是华服贵饰,浅声交谈。

侍女走到堂前,对着一个华服贵妇低声行礼耳语,那贵妇抬头,向桥络二人张望而去。

桥络两人即刻上前,行礼问安,“伏夫人好,我是镇西侯府的桥络,这位是幼弟桥恪。”

“伏夫人好。”桥恪也赶忙上前问候道。

那贵妇人轻笑,举止优雅,“上一次与你母亲见面还是几年前的事了,如今你们姐弟倒是长得如此大了,不知你们母亲如何了?”

“谢夫人挂怀,母亲如今一切安好。”桥络柔声回道,从一旁的桥恪手里接过盒子,递了上去,“听闻大公子生辰,特来恭贺,一点心意,还请夫人代为收下。”

伏夫人柔声一笑,对着一旁的侍女点头,又看向桥络姐弟两人,“凌恒离京前,便常常提起你们兄长,我平日里繁忙,倒也没顾得上看望小辈,如今济桓说你们姐弟要来参加宴会,我是打心底得开心。你们姐弟年幼,若是在京里有什么不顺,大可以来找我。”

“多谢夫人,兄长也常与父亲母亲说,太傅大人和夫人对他诸多照拂,他甚是感怀在心。”

“你们兄长是个好孩子,只是可惜……”伏夫人叹气一声,又一拍身旁的少女,“不说这些了,给你俩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小女儿——江沅,你们孩子们的总是话多些,便让她带着你们出去逛逛。”

桥络看向身旁的少女,笑着颔首。

伏江沅倒是开朗一笑,松开了母亲的手臂,上前拉住桥络,对着伏夫人道:“那我就带着桥姐姐和桥小弟去找大哥,既是祝寿,自当要对着寿星说声祝贺。”

伏夫人颔首,三个便一同出了内堂。

初雪刚停,园子里的落雪就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那花草树木之间,也被清扫了个彻底,若不是房檐和亭上的落雪仍在,竟会让人以为从未下过一般。

看着有条不紊的来往侍从,桥络只得暗叹一声伏夫人的掌家能力。

三个走在小庭院内,沿着石头小路缓缓而行。

伏江沅却有些兴致勃勃,不住的问着,“桥姐姐,漠西是不是一片荒漠,不见尽头。”

“也有河,有树木,有花草,只是比较稀疏,模样也比较怪异。”桥络回道。

“竟然也有花草!如何怪异?”伏江沅兴起。

“比如有一种草,茎粗叶圆,如同人的手掌,上面长满了刺,到了时间还会开出黄色的小花。”

“竟有如此奇特的花草!”

“而且这个草还能吃。”

“能吃?”

“嗯,扒开草皮,里面的肉质肥厚,还能挤出水来。军士们外出缺粮的时候,也会采摘短暂充饥。”

“嗯?军士们打仗就很辛苦了,怎么还会缺粮?”伏江沅疑惑。

桥络和桥恪对视一眼,笑了笑,没继续说话。

不远处,庭院当中,一阵婉转的乐曲声传来,悠扬动听,如珠落玉盘。

伏江沅心思一动,倒把此事抛到了脑后,大笑了起来,“是大哥在弹琴,我们快去看看。”

……

庭院四周的华服男女,皆静立而站,屏气凝神。

庭院当中,一个身着竹青衣衫的男子,盘腿而坐,手指轻轻掠过琴弦,一段清扬的琴声便幽幽传入众人的耳中。

天上人间,高云流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嘭’地一声,琴弦断了。

众人如梦中惊醒,一切戛然而止,面面相觑。

“大哥……”伏济桓上前一步,面露难色。

伏凌恒抬起一只手,止住了他的动作,随即又放下,轻轻摸搓着琴弦,眼里有一丝笑意。

“诸位,此曲已止,还请去他处继续赏景。”伏凌恒的声音如山泉激荡,缓缓传来。

众人讪讪,无奈一笑,只得缓缓散开了。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庭院,又开始变得安静起来。

伏江沅带着桥络两人,逆着人流向前走去,待走到伏凌恒的身前,朗声笑道:“大哥弹得真好听。”

“连谱子都看不明白,如今倒是能听出好听来了?”伏凌恒笑着回应。

“好听就是好听。”伏江沅撒娇到,又忽然想起什么,拉住身后的桥络,把人带到了人前,“大哥,这是镇西侯府的桥络姐姐和桥恪弟弟,他们是来给你祝寿的。”

伏凌恒目光一转,柔柔地打向了桥络,嘴角带着笑意,“果然如阿怿说得一般,美人妹妹。”

如是这般简单直接的夸赞,却不令人觉得突兀,只令人如沐春风。

“大公子才是像大哥说得一般。”桥络回道。

“哦?他如何夸我?”

“大哥说,大公子的琴声就如他的名字一般,心有丘壑,志在云端。”

伏凌恒大笑起来,直直摇头,“济桓这几日与我说起你,温柔娴静,进退得宜,我还想着是否是孩子大了,性情都变得稳妥,如今看来,依旧还是阿怿口中那个直出直入的孩子。”

桥络看向一旁的伏济桓,“二公子自然是只挑好的说,这说着说着,便也只剩下好的了。”

伏济桓接道:“自然是三小姐很好,在下才能夸赞出来。”

“好了,你们别互相吹捧了,祝寿的人赶快祝寿,等着寿星给我们接着弹琴呢。”伏江沅打断了几人。

桥络和她对视一笑,先开了口,“那就祝大公子,事事顺遂,得偿所愿。”

桥恪也赶忙接话,“祝大公子生辰快乐,福运绵长。”

伏凌恒目光看向一旁的桥恪,说道:“别听这个小丫头胡闹,想听琴了可以随时来找我。”他顿了一下,又接着问道:“你们如今在圣京,可还适应?”

“有三姐陪我,没有什么大碍。”桥恪回道。

“听说你现在白马书院读书,那里的夫子我也求学过几日,若是有什么不便,也可以直接来寻我。”伏凌恒继续关心道。

“一切都好,谢谢大公子关心。”

“不过是替你们大哥尽点心意。”

话语刚歇,外面便走来了一个侍从,他对着众人行礼,开口道:“大公子,老爷请您去前厅。”

“去回父亲,我稍后就到。”

伏凌恒点头,抱起了手里的琴,却被伏济桓拦住,“大哥,我帮你修理琴弦吧?”

“不必。”伏凌恒拒道,对着一旁的桥络说道:“阿怿在我这里留了个东西,你随我来,今日把它带走。”

桥络微愣,看向一旁的桥恪。

“三小姐放心去吧,小公子这里有我陪着。”伏济桓开口安抚。

桥络跟桥恪两人对视一眼,又向伏济桓颔首感谢,才缓缓跟着伏凌恒走了出去。

……

庭院愈深入,来往的行人愈少,石头小路上,只有两人的脚步声。

桥络抬头看去,只见檐上的残雪,随着一阵清风轻轻抖动,飘到了前面人的肩上、头上,恍如故人。

“阿怿的事情,我没能帮上什么……”

前面的声音轻轻飘进桥络的耳朵,顿时,让她清醒过来。

“大哥的事情,确实意外,谁也没能料到。”桥络斟酌回道。

“阿怿说,你是桥家最聪慧的孩子,但他希望你能永远呆在漠西。”伏凌恒止住了脚步,“只是如今,没想到你还是接替了他的位置。”

“圣京也很好,繁华,热闹。”桥络注视着前方的背影,不知自己脸上挂着何种表情。

伏凌恒转过身子,怀里的断琴挡住了大半个身子,看着面前的少女,嘴角重新盛满了笑意,“你是个好孩子,多谢你把这么好的琴木送来给我,我会好好用它。”

桥络眉头轻挑,有点疑惑。

“这块琴木我向阿怿讨要了许久,他都不舍得,没想到最终还是到了我的手上,还是很由他最喜爱的妹妹送给了我,他要是知道了,怕是要跳起来打我。”伏凌恒笑着,眼底好像盛满了回忆。

桥络一震,目光扫过那断琴,心中恍然大悟,嘴中却仍旧应着,“若是大哥在,也定是愿意把它送给大公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