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丰收记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傍晚时分,在房里做了一天活的两个女人到院子里来伸伸懒腰、透透气,便看到锦源把那张方桌战利品似地摆在院子当中,桌面闪着光,好像等着谁去夸一夸它似的。

最先赞不绝口的自然是丰收了,一块淳朴的原木可以变成如今精巧的家具,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是魔法般的存在。虽然她亲眼看着锦源把木头刨平、拼接、雕刻的每一步,但是看到成品还是连连地赞个不住。

锦源虽然早就等着她来夸了,但是面对此人疾风骤雨般的赞美,还是不由得红了脸,既高兴又不好意思。

锦大娘一旁笑他:“哎呀,得亏是丰儿画的花样子,你这活才做得这样快!”搞得锦源脸更红了。

桌子四边锦源还雕了花,梅兰竹菊四君子,看着颇为雅致。但原本锦源可没打算做这个花活。

当时锦大娘嫌那桌子粗笨不好看,让锦源弄些花纹装饰装饰,锦源觉得麻烦又没用,母子争论了一番。等到晚上锦大娘吃饭的时候又提起了,丰收一听,自告奋勇要帮忙设计花样,倒让锦源没话说了。

丰收就问两人喜欢什么花,锦大娘说喜欢梅花,锦源说喜欢兰花,过世的公公酷爱菊花。丰收便笑称自己爱竹子,“我喜欢竹子,又能帮我捕鱼,又能做香喷喷的竹筒饭。哈哈,咱们家里凑齐了四君子了。”于是当晚画好了花样,锦源一言不发地拿着工具就去干活了。

经过两天的精雕细琢,这才有了这张漂亮的四君子桌。

锦大娘挽着丰收的臂弯笑道:“哎,有了丰收才有这样漂亮的桌子呦!讨这么个儿媳是我的福气嘞!”

丰收并不知道锦源和锦大娘曾经意见不同,不然她此刻就该心中响起警铃,听得出婆婆这是拿她做由头,讲酸话来刺激儿子的。她因为不知道,还傻乎乎地看着锦源脸红,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看着小两口,一个含羞带臊,一个得意洋洋,锦大娘嘴里真就咂么出酸味来了。什么娶了媳妇忘了娘一类的俗语就按不住地从她心里冒出来。要是老太太读过后世神书《红楼梦》,此刻准要学着黛玉说上一句:“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锦大娘虽然心里倒醋,但是她做出来的饭菜非但不酸而是越发的喷香。三个人一如往日挤在炕上的小桌旁吃饭。锦大娘笑道:“今天估计是最后一次挤在这里吃饭了,以后你们两个也都可以把胳膊腿伸展开了。”说着,锦大娘慈爱地给两人都夹了菜。

丰收谢过婆婆,却没像往常一样说些俏皮话逗大家开心,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锦大娘瞧她魂不守舍,不由得笑道:“丰儿是不是累了?一整天盯着针线,其实比下地干活劳神得多了。”

丰收刚摇头说不累,锦源在一旁接过话来道:“说书的秋老头昨个就到咱们村里来了,妈,明天让丰收陪着你去看看吧,一年到头也该休息休息。”

锦大娘本想说秋老头的故事她都听烂了,不必再去白送钱,但看了丰收一眼,她又止住了,点头说道:“也行,反正手头的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丰收啊,明天就辛苦你陪着我这瘸老婆子出去一趟吧!”

听说有新项目,丰收来了兴趣,缠着锦源打听那秋老头到底何许人也。

锦源挠挠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想了想道:“他是咱们这一带挺有名气的老艺人了,逢年过节的他都要来的。“

锦大娘扑哧一笑,“统共就他一个人,还论什么名气。”

一瞬间,丰收就体会到了他们村的文化娱乐业是多么的落后。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第二天早上丰收和跟着锦大娘出门听书去了。

锦大娘是难得出门的,村里的男女老少见了她都挺热情地打个招呼。

锦大娘的心情也格外地好,胳膊紧紧地抱着丰收的手,逢人就笑着说:“你好啊,我?我好着呢!这不是跟着丰儿听书来了嘛!我这个儿媳妇孝顺啊,亲女儿也没这样暖心窝子的!”

逢人就要这样大喇叭一样的宣传一番,倒是把旁边的丰收说得脸红了。

之所以锦大娘如此高兴,倒是要从昨晚说起。他们三人吃罢了晚饭,收拾妥当,转眼到了要歇息的时候,丰收抱着她新得的棉被褥跑来锦大娘的房里。

锦大娘还没问,丰收二话不说就把被褥给锦大娘铺上了。丰收笑着跟她说:“娘,这一床软和,今天孙嫂子给我送来的。您来试试舒服不?”

锦大娘被丰收搀着坐上了床,她当然知道孙寡妇来给丰收送东西的事情,手摩挲着柔软的棉被边缘,半欣慰半心疼地对丰收说:“你自己的东西就自己留着,不用啥好的都往我这儿送。”

丰收笑道:“我不是想着睡软和点对您腿脚好嘛!一床被褥而已,算什么好东西呀。”

说着她又忙忙活活地跑出去端热水,张罗让锦大娘泡脚。

丰收自己就有泡脚的习惯,原来在现代每天上完班褪下一身精致但拘束的通勤装备,换上宽松的睡衣,她就整上一大壶热水一边玩手机一边泡脚。水凉了就拿起水壶再添点,直到水盆里的水快要溢出来为止。盆里再加点艾草之类的中药包,带着草药香气的水雾氤氲而起,带走一天的疲惫。

所以到了这儿,本来就是要搞养生的丰收当然不会放弃这个项目。锦大娘腿脚不好,丰收自然而然也要拉着她一起泡脚,还帮着给她做一些按摩,希望可以改善她腿部不适。

锦大娘自然觉得这儿媳挺孝顺,自打她来了,炕烧得比以前暖,晚上还陪着她说话按摩,不过这个程度也就只到满意喜欢。

今儿晚上坐在暖和柔软的被褥上这心里就升腾出不一样异样感,酸酸的,却也暖暖的。

等丰收走了,锦大娘独个躺在炕上,不自觉一串眼泪从她眼角滑下来,窜到鬓角和枕头里,静默地消失了。

永远忘不掉的那个恐怖的黑夜,逃难的路上摔断了腿,丈夫抱着她一路跑出来。从此重伤的腿落下残疾,好在还有丈夫日日在身边守护,那样的温柔缱绻,无处不在地体贴她。

锦大娘那会儿是万想不到说要照顾她一生的丈夫会走得那么突然,没有了贴心人又该如何的凄凉。但是事儿真的来了,她反而格外的坚强,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也变得愈发的泼辣爽直起来。

锦源又那么孝顺,锦大娘有时候也惊讶地发现,没有丈夫她也能活得那么开心。只是偶尔夜里惊醒,摸一摸身侧凉冰冰的另半边床,总觉得空落落的。

忽而又闯进来丰收这么个小丫头,对她的关心这样细致,却又是儿子不能比的。让她忍不住就想起从前她被呵护的日子来,不由得发出一声喟叹。

如果白天是打翻了心里的醋瓶子,那这一会儿便是泡进了蜜罐子,锦大娘含着泪、带着笑,在回忆中沉沉入睡,第二天精神抖擞地拉上丰收去听书。

秋老头的书摊早就支起来了:一桌、一抚尺、一杯粗茶,一个精瘦的秋老头笔直地立在桌后头,这便组成了小村最受人瞩目的节日大戏台。

村里人家里没事儿的老爷们、大姑娘还有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的娃娃们就各自搬着家里的长条板凳出来,在摊子前面一坐,磕着瓜子听书,那叫一个轻松惬意。

今天早上讲的段子是一出新本子,话说一本地恶霸,专爱抢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回家强占,搞得满城人人自危。

有一个长相俊秀又爱多管闲事的书生赶考路过,听说这事儿便男扮女装,想戏弄戏弄那个恶霸。此书生还真被恶霸抢去,关在家中二人周旋了一番,那恶霸并未看出真相,又找来从前抢来的女子让其劝说书生服从。

哪知这女子与书生一夜相处,竟是生了情愫,二人反倒成就了好事。后来书生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走,很快考取功名,做了大官,回来办了恶霸。皇帝听说他与那女子之事,便点了鸳鸯谱,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其中故事周折,加上秋老头讲得动听,把那书生与恶霸周旋的情节说得诙谐有趣,书生与女子共处一室的忐忑惶恐和后来的情不自禁又讲得缠绵悱恻,得了满堂喝彩。

等他拿着扇子下来要钱的时候,大家都纷纷解开口袋往他扇上多放了几个铜钱。

丰收也听得格外的高兴,虽然秋老头的技艺其实远比不上后世从电视、收音机里听的那些国家级评书大师,但是临场感却带给了她极致的享受,等到故事以非常传统的大团圆做了结尾,她便兴奋地鼓起掌来。

锦大娘也笑着说还不错,亦是多给了几个钱。

等到中午散场休息,便有许多热情的人家请秋老头去家里吃茶喝酒。最后照例是让老烟斗这个做村正的抢了头彩,拉了秋老头去喝酒。

锦大娘和丰收回了家,兴高采烈地给锦源讲今天听的有意思的故事。锦大娘说:“这秋老头看来今年是长进了,下午你也别在家闷着了,一块儿去听听。”

可谁知到了下午,秋老头只讲了半场,村民就去了大半,剩下的也不认真听书了,都磕着瓜子开始聊起家长里短来了。

说话声刚开始还小,渐渐地人人都说起话来,搞得丰收都听不清秋老头讲故事了,不由得恼火地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